我常常问天地万物,它们是否有情有意。它们从不回答我,却用无言之语告诉我许多道理。我想,这就是:诗和远方,自然无言。
我爱山。山高而峻,仰之弥高。它们伫立于天地之间,不动如山,不变如石。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承载了文化的精髓。我登上山顶,放眼四望,只见云雾缭绕,风景如画。我仿佛置身于诗人的境界,感受着他们的心情。我想起了元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想起了太白辞亲赴蜀,“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迈;想起了孟德行舟江上,“月明星稀”的清幽;想起了东坡登临黄鹤楼,“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豁达。我感叹山之高远,也感激山之赐予。山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志向,什么是气度。
我爱水。水柔而流,顺之弥远。它们奔腾于大地之上,随遇而安,随缘而变。它们滋润了生命的源泉,也寄予了情感的依托。我乘舟江河湖海,随波逐流,只见波光粼粼,鱼翔浅底。我仿佛融入了水的灵性,体会着它们的心境。我想起了李白醉卧沙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放;想起了苏轼赋江城子,“欲把西湖比西子”的婉约;想起了刘禹锡游彭蠡湖,“湖光秋月两相和”的恬淡;想起了辛弃疾泛舟西湖,“醉里挑灯看剑”的悲壮。我感慨水之温柔,也感动水之包容。水让我知道了什么是情感,什么是宽容。
我爱月。月明而寒,照之弥清。它们悬挂于夜空之中,孤独如月,寂寞如霜。它们映照了人间的光芒,也折射了心灵的影像。我仰望夜空,凝视明月,只见月华如水,星辰如眼。我仿佛沐浴在月的光辉之下,领悟着它们的心语。我想起了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的孤寂;想起了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的凄美;想起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期盼。我感叹月之清冷,也感怀月之相伴。月让我知道了什么是思念,什么是祝福。
我爱云。云淡而轻,飘然若仙。它们翻腾于天际之中,自由如云,超脱如风。它们洒落了天空的水滴,也映照了大地的生机。我仰望天空,凝视云朵,只见云卷云舒,天边如画。我仿佛沐浴在云的怀抱,感受着它们的呼吸。我想起了杜甫登楼,“白日依山尽”的豪迈;想起了李白庐山谣,“青天有月来几时”的追问;想起了苏轼赤壁赋,“水光接天”的浪漫。我感叹云之自由,也感怀云之陪伴。云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向往,什么是期待。云让我知道了什么是淡泊,什么是潇洒。
在山水月云的怀抱中,我感悟了生命的真谛,也领略了自然的诗意。它们无声无息,却以无尽的智慧回应着我的无言之问。我明白了,诗和远方,并非只存在于文字和地理,而是融入了我们的灵魂,指引着我们的心灵。
当我站在山巅,仰望苍穹,心中的壮志如山峰般高耸,气度如石岩般坚定。当我乘舟漂泊于湖海之上,随波逐流,内心的情感如水波荡漾,宽容如江河包容一切。当我仰望夜空,凝视明月,思绪如月华如水,祝福如星辰闪烁。当我站在风中,微风轻拂,心中的潇洒如风舞般自由,坚韧如风吹不倒。
自然教会了我什么是志向与气度,什么是情感与宽容,什么是思念与祝福,什么是向往与期待,什么是淡泊与潇洒,什么是自由与旷达,什么是坚韧与灵动。
无言之问,得到了无声的回答。每一次与自然的相遇,都是一次与自己的对话。在这诗意的结尾里,我心怀感激,对于自然的赐予,对于生命的奇迹,对于诗意的存在。
我将带着这份诗意,走向人世的尘埃,将自然的智慧融入生活的点滴。让山川河流成为我坚定前行的力量,让月光星辉成为我心中永恒的灯塔,让云风吹拂成为我灵魂的指南针。
问天,“天若有情天亦老”,我不再问天,只问自己。我愿以诗为心,以远为方,以自然为友,以无言为问。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用心灵的声音诉说那无尽的诗意。
(作者单位: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