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 《咸阳职院》

从心出发

增强职教生自信,需要“五步”

2023-09-28     浏览(109)     (0)

自信心不足是当前职教生的普遍问题。调查发现,问题的根源除了学生自身及学业等影响因素外,最主要的是教师、家长的否定与打击。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提升学生自信心的一种教育方法——“五步自信增强法”,从心理上将影响学生自信成长的不利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实施步骤与策略如下。

第一步

自我评价,让学生查找自身优缺点

活动开始前,要求每个学生先准备一张纸,将纸对折为左右两部分,分别标写“我的优点”和“我的缺点”。再请学生将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分别填写在对应部分内。学生书写完后,数一数优点与缺点分别有多少。

第二步:

自我肯定,教师引导学生肯定自己的优点

教师引导学生从66个优秀品质构成的“积极品质图表”中查找与自身实际相符的,或是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抑或是自己想拥有的优秀品质,填写在“我的优点”一栏。填写完后,再数一数优点和缺点分别是多少,二者的对比数与第一次填写相较有什么变化?教师引导学生在静心冥想状态中将各自的优点或优秀品质逐一印刻在心。同时,引导学生植入正念——“我比我想象的更好、更优秀”“我不完美,但我足够好”。第一步、第二步的目的在于矫正学生对自己的不良的偏差性自我认知,转变对自己的消极自卑的看法,植入自信的种子,让学生认识到“我是具有某种优秀品质的人”“我有许多优点和长处,只是以前没有看到,没有发现而已”,这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重要基础。

第三步

同伴肯定,引导学生相互之间积极评价

学生两人一组。甲乙二人相互熟悉对方填写的优点。然后,甲先对乙说出自己的各个优秀品质,乙给予肯定回应。对话方式与内容是:甲看着乙的眼睛说:“我具有某种优秀品质。”然后,乙看着甲的眼睛回应说:“是的,我看到了,你是一个有着某种优秀品质的人。”重复多次之后,双方分享感受。其后,二人轮换,乙说甲回应。最后,组织所有参与学生分享感受和想法。同学、同伴关系是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关系之一,同伴给予的认可能帮助学生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增强自信心。在教学当中利用同伴关系给予学生支持鼓励,容易被学生接受,是有效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方法,事半功倍。

第四步:

父母肯定

在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和同伴的认可后,学生的自信心已经有了一定提升,这时我们再引入家长和教师这两个因素,把这两个可能是负向的因素转化为正向的支持性因素。操作层面,将学生分成三人一组,一人扮演当事人学生,两人扮演其父母。先由当事人学生说:“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是一个具有某种优秀品质的人。”父母的扮演者须回应说:“是的,亲爱的孩子,我看到了,你是这样的人。”直到学生将自己的优秀品质全部说给父母扮演者,并得到积极肯定的回复。

第五步:

老师肯定

学生二至三人一组。一人扮演当事人学生,一至两人扮演老师(需要几个角色老师由学生确定)。操作方式与第四步相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亲自参与。需要注意的是:在第四步和第五步的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学生由于曾受到家长或老师的打击,心理创伤比较大,拒绝参与活动。此时,教师应予以理解尊重。如果学生的创伤应激障碍出现,也恰好是学生疗愈和成长的机会,教师要因势利导,及时给予疏导和转化。

(来源: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