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岭是距离延安古城旧址西侧约两公里一条山沟里的小村庄。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间,这里是中共中央领导居住和办公的场所。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延安是我多年魂牵梦绕、心向往之的革命圣地,这次到延安大学参加教育部暑期理论学习和实践研修,使我多年梦想一朝成真,而杨家岭就是我延安之行的第一站。
随着火车一整天的长途奔波,晚间到达了延安站。坐在延安大学接站的大客车上,一路远眺夜幕中璀璨灯光映照下的宝塔山、层峦叠嶂的清凉山、夜色斑斓的凤凰山,目不暇接间来到了杨家岭附近的宾馆住下。急切的心绪使我几近一夜未眠,第二天就心急火燎地在延安大学班主任老师带队下走进了杨家岭。历史上的1938年11月,中共中央由延安凤凰山麓迁驻杨家岭,领导了全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指挥了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领导了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和党的七大。这里是延安十三年间党中央领导人居住和办公时间最长的地方。
走进杨家岭革命旧址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道路右侧朴素壮观、中西合壁的砖石建筑。门楼上飘扬着的鲜艳党旗与门楣上闪耀着的镏金大字提醒人们,这里是当时的中央大礼堂。中央大礼堂1942年建成,1945年4月23日至6月21日在这里隆重召开了党的“七大”。礼堂内部是按照“七大”会场原貌陈设的,屋顶被设计成由四道拱梁隔开的穹隆形状,最里面的一道拱梁区域下是大会主席台。主席台顶端的石拱上挂着“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巨幅横联,下面的红色横幅上写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台正中央悬挂着毛泽东和朱德的巨幅画像,鲜艳的党旗悬挂在两边。台前是当时中央书记处5位书记的座位,再往后摆放着一排排木制长椅。两边墙壁上V字型木架是英文VICTORY即“胜利”的缩写,上插24面党旗,象征我们党一路走来胜利的24年。大礼堂最后面的墙壁上刻着毛主席题写的4个红色大字“同心同德”。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大会提出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新领导集体,并作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
离开中央大礼堂前行五十余米道路左侧是1941年建成的中共中央办公厅旧址,因其状如飞机亦称“飞机楼”。一层的北翼为中央图书馆,南翼为中灶饭厅;二层是任弼时、李富春、王首道等的办公室和会议室;三层是政治局会议室。1942年5月2日至23日,在一层南翼中灶饭厅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有近百名文艺工作者参加。毛主席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主要阐述了文艺与人民、文艺与革命的关系,其中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是文艺座谈会的核心内容,文艺与革命的问题是文艺座谈会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胜利召开,理清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推动了各个根据地文艺事业蓬勃发展,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引领了新时代文艺的发展潮流。它是一次文化上的洗礼,让贫瘠的黄土地诞生出无数像《黄河大合唱》一样激励前线将士战斗和鼓舞后方群众生产的精神源泉与文艺作品。所提出的文艺为人民群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等一系列重要思想,确立了党领导文艺工作的根本方针,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沿路继续前行五十米许的右侧是一块菜地,菜地旁有一块蓝色木牌上写着“毛泽东种过的菜地”。这块平常又神圣的菜地,早已写进了中国革命的史册,让无数人为之感动和震撼。正值盛夏时节,这块“一亩三分”的菜地里万物竞相生长,蓬勃着鲜活的生命。但见茄子紫里透红,豆角茎叶婆娑,辣椒青翠灵秀,西红柿恰似灯笼随风摇曳,马铃薯藤蔓繁盛漫延开来。这些虽然不曾是当年种植的蔬菜,然而凝视间仿佛看见“太阳刚刚升起来,毛主席走出窑洞,来到他亲手耕种的地里。毛主席一手扶着水桶,一手拿着瓢。瓢里的水缓缓地流到小苗上。毛主席身边的小八路端着水,望着小苗笑……”这段生动的文字来自小时候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杨家岭的早晨》。这块菜地,是在中国革命处于困难时期的大背景下开垦的,也是毛主席等老一辈共产党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当年爱国华侨陈嘉庚来到延安后,毛主席用自己种的蔬菜招待了他,这顿饭只花费了两毛钱。吃完在国统区和陕甘宁边区两顿截然不同的饭菜,陈嘉庚感慨万千,就有了“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著名论断。毛主席工作之余躬耕菜地,带头践行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成了一个时代的最强音,一个古老民族的精神图腾,使中国革命踏平惊涛骇浪再次转危为安。
沿着与菜地隔路相望的土坡拾级而上,便可看见散落在小山坡上、掩映在松树间的孔孔窑洞,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都曾经住在这里。毛主席的故居由三间狭小的窑洞组成:一间是警卫室;一间是办公室,里面有一套陈旧木制桌椅和一部黑色电话机;一间是卧室,里面除了一张双人木床、一部黑色的电话机,还有一个书架。窑洞门外对面甬路旁边有一方小石桌,当年毛主席在小石桌旁会见了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针对当时流行的“恐美病”,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在杨家岭这间狭小窑洞里,伴随着几乎彻夜不熄的灯光,毛主席写出了《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等光辉著作,为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杨家岭的现场教学在系统讲解与现场参观中结束。走出杨家岭的大门,仰望延安清朗的天空思绪万千: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先辈们,用心中的理想与信念,在这半山腰的窑洞里点燃一盏盏油灯,照亮一个个不眠之夜。这一盏盏油灯,摇曳着革命胜利的曙光,也摇曳着解放全中国的黎明之光。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对“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民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的延安精神有了更加全面、具体、深刻的理解。要把包括延安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赓续传承,发扬光大,使之成为青年大学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前行动力和精神力量。
夜幕降临,延安城华灯初上,照亮了眼前的街道,也照耀着远方的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