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湖南城市学院 - 《湖南城市学院报》

铸忠诚强担当,汇力量促发展

作者:吕贤军    
2023-07-15     浏览(121)     (0)

文章强调了党员干部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领悟“以学铸魂”的要义,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铸牢对党忠诚,扛牢组工责任,坚持人民至上,践行宗旨意识。文章指出,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利益观,积极为师生办实事,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学铸魂,就是要做好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领悟“以学铸魂”的要义,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服务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基础,将其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思想动能。

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什么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就是人的志向,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党员干部信念坚定,就是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不动摇。认真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要通过主题教育,强化理论武装,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进对党的价值追求和前进方向的理解和认同,牢记初心使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从中汲取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砥砺奋进的强大力量。

坚决拥护核心,铸牢对党忠诚。高级干部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牢固树立党的观念,始终做到党性坚强、党纪严明,确保政令畅通,维护党中央权威。作为高校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自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对党忠诚体现到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上,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扛牢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责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坚持担当作为,扛牢组工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组织部门的基本职能,概括起来就是管党员、管干部、管人才,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管干部,组织部门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重要职能部门,责任重于泰山。一是强化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坚持理论武装,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学通弄懂上下功夫,在学以致用上见成效,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思维、专业素养和专业方法,不断提升斗争本领,推动工作。二是强化担当,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攻坚克难,汇聚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坚持好干部标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主题教育成果,不断完善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体系,通过调整配置、优化结构、完善制度、严格监督等措施,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定位与使命任务、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坚持人民至上,践行宗旨意识。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表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利益观,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为师生办实事作为重要内容,以师生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评判标准。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全面开展9个专题调研,同时积极带动各二级党委班子全面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紧紧抓住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影响学校发展、师生利益问题找准,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不断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