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我校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产教融合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B190212班同学们递交了33份出色的毕业答卷。27人通过考研或保研升学,国内升学率高达81.82%,其中超过50%的同学选择继续在南邮深造,三个宿舍全员上岸。另外6人高质量就业,签约中国移动、明基电通、锐芯微电子、中茵微电子等企业。
据介绍,班级同学共获得16项国家级奖项、11项省级奖项、65项校级奖项;多次登顶国家级竞赛的荣誉榜: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专项、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华为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
“班里的同学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说到就会做到’。”先后担任这个班级的辅导员孙树将老师、李孟杨老师一致认为,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是同学们在思想和行动上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结果。
“宿舍的考研氛围很好,大家互相打气加油,共同为考研的目标而努力。”宿舍有5位同学,全部考研成功上岸,“在集成电路领域,学院有丰厚的师资力量和高度的行业认可度,让我们有动力、有底气去报考。”今年9月,陈锟钫将和3位室友一起,共续南邮同学情。
27人读研,14人选择继续留校深造,这与班级浓厚的学习氛围是分不开的。“班里经常组织学习讨论会,大家分享交流学习心得,互相解决疑惑、开拓思路。”考研期间,林庚辰除了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还经常与研友们交流考研心得,这是一场与南邮的“双向奔赴”。
发表高质量论文3篇、发明专利2项,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和荣誉,专业排名第一的赵程被推荐免试攻读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研究生。“学院非常鼓励我们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在心中播种下创‘芯’种子。”肩负起中国“芯”接班人的担当,赵程选择在IC设计方向深耕,所在宿舍也全员上岸。
手握国电南瑞、亨通集团、锐芯微电子等8家企业offer,曾担任学院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的王徐昊组织过10多场校院级竞赛,任科协讲师期间讲授 FPGA等课程,最多单场有两百余人现场听讲。“在科协我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就业去向。”最终,王徐昊选择入职锐芯微电子,成为一名FPGA开发工程师。作为班级学习委员,他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好表率作用,还常常带头向老师请教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社团活动的教室不期而遇,在参加志愿服务时相视一笑,在科研实验室中一同挥洒汗水,“我们不仅是同学,更是朋友和家人,这就是集体的意义。”班长瞿嘉认为每位同学热情洋溢且积极进取,在不同领域发光发热。目前,班长瞿嘉已保研至北京邮电大学。
“我希望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回馈社会,为西部地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来自新疆伊宁的林紫婷,在班级氛围的熏陶下,努力丰富自己的学识,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前往中国移动新疆公司工作。
“12班是一个充满善意和温暖的大家庭,大家都很关心和帮助我。”退伍回到学校后,在同学们的关爱下,吴卓恒逐渐融入到班级中,重新适应大学生活,目前已签约一家国企。
班级中有2名中共党员、3名中共预备党员,全班绝大部分的同学都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开展红色主题班会、参访红色教育基地、聆听党员故事,在实践中感悟红色初心使命。”团支书陆思逾讲道,支部先后获得校级“四星级团支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支部”“五四优秀团支部”“先进班级”等荣誉。未来,团支书陆思逾将继续在西安交通大学深造。
培养学生爱国意识,厚植科技报国情怀,学院引导学生认清“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标定“走向何方”的使命航标。(毕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