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南大学 - 《中南大学报》

在竞赛中育人,在实践里出新

作者:□本报记者  陈亚蓉  黄淅哲  张宇涵    
2023-06-15     浏览(216)     (0)


       2023年3月,在中国第二十一届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中,中南大学代表队再创佳绩,蝉联四届全国一等奖。近年来,中南大学法学院荣获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中文)海牙决赛冠军、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英文)一等奖、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国内一等奖等重大奖项。这些奖项的取得与法学院长期贯彻的育人理念息息相关。


    沐浴学院建设春风,在学科竞赛中成长
       极具挑战性的三大竞赛——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大赛(JESSUP),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比赛(ICC)和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以下简称“贸仲杯”),被无数法学生视为攀登的目标。尽管竞赛困难重重,每年的竞赛队员选拔都还是特别激烈。
       回忆起当初与杰赛普结缘的契机,2023年杰赛普中南大学代表队队长、法学2005班何耀星说道:“大三时我对法学的学习还停留在盲目地去死记硬背一些基础知识,没有真正感受到学习法学的意义。”后来,他开始主动了解学院内的各种竞赛,并且冒出挑战一下有着“国际法中的奥林匹克竞赛”之称的杰赛普的念头。而参加竞赛往往意味着参与到一场没有硝烟“战争”之中,漫长的战线,繁杂的任务,陌生的知识领域……这都考验着团队的韧性,也淬炼出了个人的成长。这场比赛让何耀星真切地感受到了浩瀚的法律世界无奇不有,更让他的学习心态发生巨大转变。他不禁感慨:“经过此战,我会时常提醒自己不要禁锢在所谓的‘常识’当中,要勇于打破常规,突破常识的界限。这一点无论是在未来法学的学习中,还是在作为律师维护当事人利益的过程中,都是很重要的。”
       铺就荣耀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在其间获得的成长亦是珍贵的财富。从参赛选手到学生教练,有着三年比赛经验的ICC学生教练、卓法T1901班陈邵颖对此感受尤为强烈。这三年里,因为疫情原因和团队自身建设问题,团队距离海牙决赛还是差了一点。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后,陈邵颖还是获得了成长:“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目标都是一定要冲进海牙的决赛,虽然最终没有实现,但在这个过程中我成为了一个更加成熟健全的人,我学会了接受遗憾。”在老师和同学的包容下,她从一开始的锋芒毕露到后来有意识地调节和他人的关系、照顾着他人感受。备赛时,一个案件的英文判决书可能有五百多页。但当她把这些判决书“啃”下来并逐渐轻车熟路时,无论是法律检索能力、英语能力还是抗压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有了这些经历,以后做研究也好,在法庭上做法官、律师也好,我们在面对很长的判决书,处理很困难的司法疑难问题时都会得心应手。”陈邵颖说。


    做一股东风,为学子保驾护航
       自2019年第一次参与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比赛开始,2020年进军杰赛普赛道,法学院及全体老师担任了推助学生扬帆远航的“东风”角色。
       课堂上,老师们常常会精心设置课程内容,采用新颖的授课形式,帮助同学们汲取法律知识、培养法治素养。罗树志副教授时常结合他接手过的真实刑事案例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还和同学们一起分析我国立法、司法方面的前沿动态,讨论俄乌战争中的法律问题。“贸仲杯”比赛指导老师邓婷婷副教授也在课堂中融入贸仲杯竞赛的相关知识,“当发现有同学对国际法比较感兴趣时,我会主动引导他们去学习,鼓励他们参与竞赛。”为了培养学生的竞赛思维和实力,邓婷婷还叮嘱同学们要利用课余时间在海量数据中找资料阅读,练习法律文书。
       除了课堂教育,法学院也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法学院建立了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中国文化法研究中心、“启元学堂”等多个学术型人才培养基地;组织本科生和研究生前往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湖南省检察院等地进行司法认知实习;带领学生参观监狱,借助3·15消费者权益日、国家宪法日等时间点组织征文比赛或社会普法活动;搭建“互联网+思政”教育平台,建成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中南大学铜豌豆工作室”……每当有实践机会时,老师都会及时传达给学生,鼓励大家现身体验,在行动中汲取学思悟的活水。
       2019年,法学院在第一次参加ICC中文赛时,就在国内正赛中获得一等奖,并且进入海牙赛段。在面对更艰巨的海外赛事时,缺乏经验的同学们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指导老师罗树志副教授坚定地告诉学生:“没有一个人本来就是优秀的,而是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变得优秀。”在老师的鼓励下,同学们的心态也渐渐平和下来、更加投入地参与赛事当中。团队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参赛人数超过学校限定出国人数。经学院领导和老师多次向学校申请,最终解除全体参赛同学的后顾之忧。在备赛和比赛期间,罗树志尽可能多地陪在学生身边指导他们。最终,法学院参赛团在高手如林的赛场上过关斩将,一举获得ICC中文赛海牙决赛冠军。赛后,很多参赛同学给罗树志发消息表达感谢,学科竞赛不仅让他们得到了知识、荣誉,还培养了他们团队协作意识和海外交流学习经验。
       老师的督促教导、给力的信息“快车”和多样的实践平台……法学院奉行“人本、求实、卓越、担当”的办学理念,为学生打通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教育大格局。未来,法学院将继续立足中南、面向全国、对接国际,引领学生参与到广泛的实践中,培养能够为国家法治、战略安全、涉外交流等贡献力量的中南法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