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五四红旗团(总)支部】法学院法学专业2020级2班本科生团支部
2020级法学专业二班团支书马晨峻:
20级法学二班团支部紧紧围绕在校团委和院团委的周围,严格贯彻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以党建带团建、团建促班建,曾获评2020年度安徽师范大学十佳班集体提名奖、2021年度安徽师范大学校级“优秀团支部”、2022年度安徽师范大学“活力团支部”和2023年安徽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的称号。作为法学二班的团支书,马晨峻谈及这些荣誉无比自豪。在他看来,要养成一支卓越的团支部队伍,首先要坚持院团委的领导:在院团委统筹推进整个学院大大小小团支部的工作下,班级应该结合支部特色,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其次,支委会的成员们要主动积极参与活动,在支部中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最后,团支书要与其他班委团结合作,形成合力方能促成良好的支部建设。
作为班级团支部的带头人,马晨峻始终在反思与总结的路上步履不停:“目前我们开展的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仅局限于学习后分享交流,还没有落实到真正的实践中去,这需要我们去进一步改善提高。”他规划着更丰富新颖的班级团支部活动形式;广泛听取同学的意见,为同学们切身打造符合他们需求的活动。就20级法学二班而言,目前支部同学面临着考研、就业等问题,马晨峻计划支部今后会在延续已有优良传统的同时,结合同学们的所需开展一些关于考研、就业的活动,为同学们排忧解难。
“我们十分感谢院团委、校团委对我们的肯定与支持。”立此新起点,马晨峻表示20级法学二班的全体同学将始终秉持共青团的初心使命,满怀理想,永远以奋斗致青春,以实干谱华章,用实际行动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安徽省优秀共青团员】2020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郭昊:
2021年,正遇师大五年一度的花津河捕鱼活动,郭昊的航拍视频被新华社转载,那也是他的作品第一次登上央媒。2022年7月,他的作品《清晨宏村》视频被《人民日报》国际官方账号全平台转载,获共青团中央点名表扬。2023年1月,他的作品《塔川秋色》《千里江山图》作为国家文旅部对港澳台地区推广安徽的唯一作品向外推广。他将镜头对准安徽地域文化,捕捉山川美景,并运用短视频的形式进行传播,他的作品《非遗鱼灯》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在内的近百家媒体转载,成功带动了安徽歙县汪满田鱼灯的再次出圈,并在2023年春节期间登上了《2023中国诗词大会》,展示了安徽文化,宣传了安徽形象,带动了安徽省乡村振兴事业的进步。
在获得安徽省优秀共青团员的荣誉后,郭昊说:“首先很荣幸自己可以获得这个称号,同时也非常感谢学校和学院的指导老师一直以来对我的帮助和指导。在一步步的成长中,我锻炼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也通过摄影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安徽的美。”而他的眼光也并不拘泥于当下,更看向未来。对于未来,郭昊富有激情,他说:“未来我会继续提高学历,目前准备去考研。如果有机会,希望继续留在师大,留在芜湖。同时,我也会坚持自己的热爱,号召更多的青年大学生一起立足安徽,深入乡村一线,用镜头去讲好中国故事!”谈及学弟学妹们,他殷切叮嘱到:希望大家在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上,多多实践,多多尝试。别怕失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也希望大家好好珍惜大学时光,在最好的年龄活出最棒的自己!”
【安徽省优秀共青团员】2019级学前教育(师范)专业吕世龙:
在大学期间,吕世龙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和志愿活动,曾获得2022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安徽省二等奖、第十届“挑战杯”大赛安徽省铜奖、第八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校赛银奖和铜奖、“五彩课堂”教学一等奖、优秀志愿服务教师等多项荣誉。
谈到这些活动经历,他说:“在大学,我觉得最有意义的经历就是做公益。从大一开始,我每个周末还有节假日,不是在做公益的现场,就是在做公益的路上。其中最特别的经历,就是五彩课堂了。在那里我看到了很多可爱的小朋友,接触他们,我感受到了小朋友独有的天真和快乐。看到他们跟我一起去获取知识,我会觉得特别充实。在活动结束的时候,小朋友们都来拥抱我,十分感人,让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当得知自己荣获“安徽省优秀共青团员”这一称号时,吕世龙的心情很激动也很忐忑。他说:“当我得知自己获奖时,我很开心,因为这一称号是对我大学经历的一种肯定,这也将成为一种能够激励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对于未来的发展,吕世龙表示:“首先要夯实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尽可能地去在现实中实践。然后,我打算去参加西部计划,希望去西部做一些基层教育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属于青春的力量,同时也希望在参加西部计划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同时,吕世龙还为学弟学妹们寄语:“在大学,去找寻自己的热爱,人生苦短,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安徽省优秀共青团员】2020级学前教育(师范)专业李心贝:
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李心贝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曾参加“向阳花”团学组织先锋队、“暖心小镇”自闭症儿童辅课、芜湖轻轨志愿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荣获“全省优秀共青团员”“优秀青年代表”“教科院十佳大学生”等称号。
这些奖项对于李心贝而言意味着荣誉,更意味着责任。她认为,一名共青团员应当起示范作用,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而社会志愿服务不仅是奉献爱心、帮助他人的活动,也是大学生接触社会的一次绝佳机会。“每当活动结束后,虽然可能比较累,但看到同学们的笑颜,我便明白了什么是‘付出’和‘收获’。”回首三年多的志愿服务,她首先想起的便是“红马甲”:每年开学时,学生会专门组织志愿者帮助行李较多的同学们搬运物品,而李心贝正是其中的积极分子;在校园之外的广阔世界,“暖心小镇”自闭儿童补课教学活动给予了她最深刻的印象。由于自闭症孩子的专注力难以持久,李心贝需要帮助孩子们解决上课分心的难题,在多次实践后,她总结出了自己独到的经验:在他们思考的同时安抚他们,运用鼓励的话语帮助他们勇敢地走出自我隔绝的困境。作为校学生会的一员,李心贝接下来打算为同学们策划更多的志愿活动,动员大家投入到更多社会服务相关活动中去。
大三是人生选择的分水岭,李心贝表示接下来打算进行考研,在试金石中摩擦出人生最为瑰丽的火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所”,她希望能够在接下来的时日里不忘赤子之心,提升自己能力水平的同时帮助更多的同学,有一分光,便发一分热,继续坚持以服务人民为中心,帮助更多的人。
(文/茅文颖 王晨晔 何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