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独家记忆
春时落花缤纷,布满落英的樱花小道;夏时烈日炎炎,充满汗水的体育场;秋时落叶纷飞,栽种银杏树的牧医广场;冬时漫天飞雪,落满白雪的柏油路……四季更替,寒来暑往,你在为农大哪一处的风景停留,又想要带走什么承载你对农大的“独家记忆”?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2019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班李飞扬眼中这处“别样”的风景,正是经过岁月的洗礼,去年暑假光荣退休的“8 号楼”。“8 号楼是除了教室和宿舍之外我待得时间最长的地方。我和学生会的同伴在这里通宵熬夜,忙碌却充实。”李飞扬分享道。
烟草学院2019级烟草工程三班的赵明章时刻不忘的也是一栋楼,是他为了考研而奋斗的3号教学楼。“我和朋友们相约在 3 号楼,分零食、相互解答不懂的问题,就像回到了高三复习时的日子。”
风景可以用照片留存在相册,那么那些独属于农大的记忆又该用什么留住?机电工程学院2019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二班刘轩志作为一位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对农大的土地有别样的情感:“我想带走一捧黄土,土地养育了我,也造就了我。”即将毕业的学子总要带一把农大的泥土,这一把黄土是对母校深深的思念。
机电工程学院2019级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智能农业装备)一班郭滨恺的心灵寄托便是母校的银杏树叶,他想要带走一片银杏树叶,做成书签,然后永远存放在珍贵的记忆中。这些东西虽然微不足道,但它的重量却承载了毕业生们整个大学生涯。
回望——一路生花
“准备,三二一,茄子!”随着咔嚓一声,我们的青春就被定格在了这张四四方方的照片里,拿着照片回忆起这四年的点点滴滴,桩桩件件就像是有一张清单在脑海里罗列。食品科学技术学院2019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班的郑一晨在回忆刚迈入大学校园时说:“我初入学校时定下了好多个小目标:竞选班长,参加院团委招新,成为团委干事,多多参加社团活动,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是啊,刚迈入大学的我们懵懂天真,每天都在计划着未来,可不知花开无声,六月扬眉,日子就在我们一天天的计划中说起了再见。
闭上眼睛,回想我们那滚烫的青春,也许我们在很多时候都没有天分,可还是想倔强地不留一分遗憾。
“我永远忘不了备考英语四级的那段日子。”农学院2019级种子科学与工程二班的赵大地这样说。因为英语基础差,他在备考的初期忐忑不安,后来渐渐放平心态,告诉自己努力就好,天不亮就要起床背单词,在图书馆一待就是一整天,硬生生地熬过那段时光,最终以高分通过了英语四级。再谈起这些,他的语气里满是轻松和愉快。后来不管再遇到任何困难的事情,赵大地都会想起当初想要通过英语四级的决心,毅然向前。
曾经我们总说毕业遥遥无期,不知不觉间我们就要各奔东西,回首这四年的点点滴滴,烟草学院2019级烟草工程一班钟勇超感慨:“遗憾的是时间过的太快了,快得我一眨眼,就面临毕业季了。”
经历过四年时光的种种,他们早已褪去年少的轻狂,时间给予他们的是稳重,是深沉,食品科学技术学院2019级食品科学与工程四班的李中惠说:“大学生活中有很多时间需要独处,所以学弟学妹们要学会慎独,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不断学习和进步,此外,可以多出去看看,珍惜青春。”
心语——爱你在心口难开
盛夏将至,毕业的离歌悄悄奏响,这大学的四年里,我们遇到了许多帮助我们的人,但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来得及说一声谢谢,那就在这离别之际,说出深埋心底的感谢吧。
临近毕业,林学院 2019 级林学三班的徐国轩有些压在心底的话想对室友说:“孤身在外地求学,如果没有你们,我可能坚持不到现在,谢谢你们!”回忆起四年时光,徐国轩不会忘记宿舍偶尔的脚臭,睡觉时的呼噜和磨牙,但他更不会忘记下雨时及时送来的雨伞,生病时的感冒冲剂。在这四载光阴里,有苦有甜,也正因有朋友,这段时光才更加熠熠生辉。
大一上课的时候是第一次见面,那时候互不相识。对她们的第一印象是:“风趣幽默,朝气蓬勃。”动物医学院2019级药物制剂技术二班武超毅这样形容她的室友们。武超毅说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她们,她想用“精灵”来形容:是精灵般的可爱,也有精灵般的超能力。无论是进步的欣喜,还是挫折的低落、或者压抑的痛苦,都有她们无条件的陪伴和支持。当被问到未来见到希望彼此是以一种什么样的身份时,武超毅笑着说:“如果未来见到,希望是以家人的身份。大学时的友谊总是朦胧深刻,而让人终身回忆品味。”
中国人的表达方式总是含蓄的,即使我们内心充满了感恩,但总是难以开口言谢。林学院2019级环境工程二班白亦卓一直想对她的辅导员说一声“谢谢!”。大一刚入校时,尽管同学们都很友善,但对于初次远离故乡的白亦卓而言,仍感到焦虑迷茫。辅导员看出了她的焦虑,专门空出时间带她去散心帮她缓解焦虑。那时的她出于羞涩未言感谢,如今即将毕业的她终于说出了那句“感谢”。成长路上的迷茫与孤独,感恩您的教诲与陪伴。
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2019级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一班刘科明这样描述自己恩师:“科研中他是一个严谨认真的人,平时也很关心我们,经常打电话询问我最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带给我了很多关怀与温暖。”在恩师的指导与关怀下,刘科明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努力提升自己。回首四年,虽算不上圆满,也是无怨无悔。
未说出口的感谢,就仿佛未送出的花,纵然娇艳欲滴,但却失去了它的意义。匆匆四载,我们将最热烈的青春书写。或充实,或喜悦,或遗憾,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感谢”!
谈起青春,总要说些太过张扬的言语,或者说些渺小无常的小事,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四年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遗憾,但无论他们的这四年盛大或是透明,都不影响他们无所畏惧地奔赴远方,去实现年少的梦!
(参与采访:林嘉玮(农学) 张溪越(农学)宫笑怡(文法) 赵志媛(林学) 叶飞燕(食品)王伟军(动科) 尚立金(国教) 刘芊芊(国教)李子怡(信管) 韩晓洋(经管) 李永旭(生命)何承祐(植保) 刘雅典(园艺) 孙可源(经管)郜雪(园艺) 孙嘉若琳(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