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罗万象的 “梅葛”,是彝族的“百科全书”,也是古老非遗活态传承的最佳见证;在优美的古典诗词中寻觅青春感悟,用“和诗以歌”的方式展现昂扬的青春面貌;“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优秀戏曲文化传承中如何做到薪火相传……近期,多档文化类节目热播,聚焦非遗、诗词、戏曲等多元领域,探寻文化传承发展中的新想法、新路径。
央视《非遗里的中国》云南篇近期播出,单霁翔、龙洋、祖峰深入探索云南27个非遗项目,呈现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与精神内核,讲述出非遗传承者如何迎着时代浪潮,秉持匠心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以全新面貌奔向未来。通过这档节目,观众既能看到千百年文化和技艺的积淀,也能看到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创新。
苏州大学影视艺术研究所所长倪祥保认为,文化在于传承,创新为文化输送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让传承不再是单纯的传承,更是一种青出于蓝的成长,一种越战越勇的文化自信。
近日,《经典咏流传》新一季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节目以“正青春”为主题,联动诸多专业艺术院团和文化音乐领域的专家学者,多维度创新呈现,让传统文化焕发青春魅力。首期节目中,石倚洁、吴纯、希林娜依?高、小河、张英席、王凯、洪之光、马佳等经典传唱人,从优秀诗词的细腻处寻觅青春的感悟,从浩瀚文化的旷观中体察精神世界的辽阔,绘就青春的心灵地貌。
近期,山东卫视推出了戏曲传承主题的微综艺节目《台柱子》,聚焦7位青年戏曲演员,通过真实展现戏曲演员身体伤痛、年龄焦虑、戏曲创新改编等现实问题,细腻刻画青年演员对戏曲文化的生动诠释和创新传承。
近年来,一些地方戏曲剧种、经典剧目和传统绝活面临失传危机。节目将视角聚焦湖南湘昆、山东柳子戏等地方剧种,以及京剧耍叉、山东柳子戏跷功等高难戏曲绝活,展现现实观照。在叙事载体的选择上,节目以青年演员为主角,巧用故事思维,现代感十足;利用演员与所饰角色的隔空对话,剖析青年戏曲演员成长的心路历程。节目引发大众共鸣,“太燃了!想去剧场近距离感受戏曲的独特魅力。”
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