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遵义师范学院 - 《遵义师范学院报》

念好『实·优·精』三字诀
奋力推进心理育人工作再上新台阶

作者:朱 海    
2023-04-30     浏览(155)     (0)

遵义师范学院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念好“实·优·精”三字诀,扎实推进工作体系建设、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服务地方社会等各项工作,持续助推心理育人工作提质增效,为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

一、念好“实”字诀,筑牢学生心理防线

抓“实”心理服务,提高心理咨询服务质效。中心优化心理咨询服务流程,使保密性、教育性、发展性原则贯穿于整个心理咨询服务流程。为学生提供了便捷、优质、高效的心理咨询服务,满足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2022年度,中心完成线上、线下个案咨询338人次,与来访大学生共同解决所面临的心理困扰,切实保障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抓“实”专项培训,增强工作队伍培训成效。中心以学工队伍能力提升为突破口,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专项培训,不断凝聚育人合力。2022年度,中心承办第四期贵州心理健康教育讲堂,覆盖全省5000余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开展全校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委员、心理服务志愿者专项培训9场次,培训450人次;召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会1次,极大提高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抓“实”危机干预,增强危机预防干预实效。中心与学生工作部、各二级学院一起完善了“筛查—预警—干预—评估”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机制和“学校—学院—班级—宿舍”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体系,有效增强了危机预防干预的实效。2022年度,中心共完成新生心理健康普查1次、心理健康筛查1次;疫情防控静默管理期间制作并推出了大学生战“疫”系列心理微课,累计播放超3万次;与62名筛查出的学生进行单独晤谈;开展班主任心理危机干预专题培训1次;召开学生心理危机鉴定与干预专家组专题会2次,有效将学生心理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了学校的安全稳定。

二、念好“优”字诀,培育积极心理品质

做“优”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心理素养。中心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有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咨询学”“婚恋心理学”等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共计6门,其中省级“金课”1门,每学年覆盖大学生超5000人。学生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阵地系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学习,有效提高了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养。

做“优”知识普及,塑造健康向上心态。中心依据个体心理咨询及心理健康筛查的结果,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做到了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月月有主题。如,4月为人际关系专题宣传、5月为毕业生就业心理调适专题宣传、9月为情绪调节专题宣传、10月为世界精神卫生日专题宣传等。2022年度,中心共发放纸质心理健康知识手册1800余份,定期通过“遵师心语”公众号、中心网站向学生推送心理健康推文61篇,累计阅读人次超40000人次。有力塑造了大学生健康向上心态,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养。

做“优”系列活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中心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创新开展特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心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5.25心理健康活动月、团体心理辅导、朋辈心理辅导、心理剧展演、开放日、心理素质拓展等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2022年度,中心共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31场次,覆盖学生超8000人。中心开展的系列活动受到了大学生的一致喜爱,既丰富了大学生文化生活,也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三、念好“精”字诀,擦亮社会服务品牌

提升服务力,做“精”未成年人工作。作为遵义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中心依托遵义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遵义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在市委教育工委的指导下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推进关爱未成年人工作。2022年度,中心完成未成年人线上、线下心理咨询583人次,处理微信公众号一键预约664人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学校活动68场,累计服务中小学生超20000人次;制作并推出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微课视频12个,在贵州省计划生育协会网站等省市平台进行展播,观看次数超5万次;各项活动获得了广大中小学生的一致好评,唱响了遵师育心服务好声音。

突出专业性,做“精”家庭教育指导。作为首批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中心整合资源、汇聚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家庭教育“遵义模式”,持续推进落实家校社协同育人新常态。2022年,中心轮训家庭教育县区二级骨干教师190余名,为600余名基础教育教师开展家庭教育专题培训;举办省级家庭教育示范讲座10场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20场次,覆盖家长超7000人次;深入凤冈县、正安县、桐梓县、红花岗区的乡村学校开展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活动80余场次,直接受众1万余人次;协办了第四届贵州省家庭教育学术年会。这些活动既提升了家长、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也扩大了遵师社会服务品牌影响力。

聚焦系统性,做“精”融合发展模式。中心整合专家资源,积极打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障团队,不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高水平融合发展。组建了“战疫”心理援助团队、暑期“暖心”服务团队、暑期志愿服务团队等专家保障团队。2022年,中心通过“五个一”工作法,即组建一支队伍、开设一条热线、开展一次摸排、推出一批精品、制作一套微课,积极推进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推出的家庭教育系列微课观看人次超3.5万人次,为广大家长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家庭教育提供了科学指导,也有效促进了广大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虽然中心在心理育人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下一步,中心将重点打造课堂教学体系、实践活动体系、咨询服务体系、预防干预体系、综合保障体系等五大体系,让心理育人工作贯穿于学生发展全过程,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各方面,努力将青少年培养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系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负责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