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南大学 - 《江南大学报》

无锡医学院:

多措并举聚焦学风引领 协同育人赋能人才培养

2023-02-28     浏览(230)     (0)

无锡医学院全面贯彻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学校和学院的中心工作和育人目标,以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为导向,浸润文化氛围,夯实技能基础,深耕实践育人,多措并举,强化学风引领,聚合育人新动能,为“健康中国”“精准医疗”筑牢人才基石。

潜心专注医学情怀“三进一入”,浸润专业文化氛围

学院整合校内校外优势资源成立“医学人文教研中心”,制定“医学人文素养培养方案”,构建“杏林学风计划”品牌体系。名师大家“进课堂”,重点打造了“杏林春暖”大讲堂,邀请中国科学院刘新垣院士、中国工程院邱贵兴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卜军教授、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笪学荣书记等国内外医学领域卓有建树、行业顶尖的专家传道讲学。见习实习“进名院”,以无锡地区6家附属医院为纽带,对接拓展北京协和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交大附属瑞金院、北京大学医学部等国内权威医疗单位为实习点,聚合区域优势资源,扩大辐射效应,引领学生接触先进医疗单位、感受先进服务理念、学习先进医学技术。全员科研“进团队”,在本科生中创新实施“双导师制”,多次获得教育部及同行专家高度评价。近三年双导师指导大学生科创全覆盖,指导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项目获省级优秀,指导本科生参与论文写作50%以上,完成双导师记录手册500本。生命教育“入人心”,依托开展医学生宣誓仪式、“5·12”护士节授帽仪式、致敬“大体老师”解剖课仪式、革命烈士纪念碑致敬仪式等生命教育仪式活动,同时辅以“医学人文专题纪录片沙龙会”、心理电影沙龙、“读懂中国”征文等医学文化活动,形成了贯穿医学生涯的仪式文化,深耕医学生职业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培育,引领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合力聚焦核心素养“学练赛评”,夯实临床技能基础

学院构建全程化、分阶段、进阶式的基础课程学习和临床技能实践体系,切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进一步匹配社会岗位需求。“学”为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合力夯实医学生理论学习基础,引入PBL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在全院形成尚学、乐学、勤学、督学的良好风气。疫情期间,以“科科有指导,问问有解答”为宗旨,通过搭建学习“云小组”、开展补习“小课堂”,分级分类分层搭建高效学习平台,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练”为主,注重基础和临床的融合,在科研导师的引领下从一年级开始进行基础科研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实验、调研、文献检索、综合分析等科研技能,实现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训100%;在临床导师的引领下走进医院,走上手术台,在现实临床环境中强化专业技能实操。“赛”为促,依托全国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大学生基础医学实验设计大赛等专业赛事,定期组织开展项目推进会,以赛促学,以赛代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多平台赛事推广,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能,助力打造新时代“多专多能”的医学人才。“评”为向,注重挖掘和选树优秀青年,评比“学科竞赛之星”,搭建展示平台,充分发挥榜样的引导、示范和辐射作用,营造优良学风氛围。

深度打造志愿服务“医+X”矩阵,提升实践育人效能

学院贯彻落实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要求,全力培育医学生人文精神,紧密结合专业,以疫情防控、应急救护、青春科普等方向为发散点,打造“医+X”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矩阵。疫情期间,组建校园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368位志愿者在校内协助开展预制码扫描、核酸信息登记、核酸采样等工作,助力守护健康平安校园,累计共开展112天,累计志愿服务工时达4099.5小时。依托医学专业特色,开展一系列线上、线下以“应急救护”为主题的生命健康教育活动。通过“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网络”四个维度,打造“生命四分钟”技能培训、春禾“医”课堂、“First-aid”情景模拟、“医+益”青少年暑期安全教育直播课堂等品牌活动,组织开展19场志愿服务活动,228名核心志愿者,服务19318个小时,服务330000人次。“春禾团队”获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银奖(江南大学首次)。立足校园,进入社区和网络开展“青春科普”系列防艾知识宣讲、调研、知识竞赛、健康视频拍摄等活动。累计开展10场志愿服务活动,直接受众643人,间接受众约1200人。“生命之约”志愿服务项目成功入选2022年度江苏省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发展计划第一批支持项目。在服务社会中,启发学生将医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激发内在驱动力,以提升岗位胜任力;在奉献青春中,引领学生探索生命价值,丰实人生厚度,以实际行动彰显江南医学人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