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南大学 - 《江南大学报》

生科学院实施“三大工程”持续深入推进学风建设

2023-02-28     浏览(137)     (0)

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风建设,抓牢关键重点,通过“薪火”思政强基工程、“方舟”成长赋能工程、“星生”创新培优工程等三大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协同管理机制、完善激励约束措施、发挥榜样引导帮扶作用,注重全员参与,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工作做法,开展特色活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质量新时代人才立柱架梁。

练内功:实施“薪火”思政强基工程,党政联动齐抓共管

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稳定的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层层落实主体责任,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定期专题研究思政工作,研讨提升学风对策,重点剖析存在问题,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加强课程思政、提升教学质量、强化课堂管理、教风学风互促”思路,构建“专业教师、本科生导师、企业导师班主任多元指导”系统,完善“班主任、辅导员、朋辈教育多重育人”模式,将学风建设与院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学院文化建设相结合,推动内因激发、外因创造、互动促进的学风建设实践发展。学院开展学风大调研,定期听课巡课,协调多方力量,组织院、系、教务、学工融合分类专题会议,广泛听取系主任、专业教师、本研学生、毕业生意见建议,制定学风评价方案,从必修课成绩、课堂管理情况、考研升学率、英语过级率、补考重修率、大创参与度、竞赛获奖情况、素质提升、违规违纪、学习习惯等10个维度,对学风状态全方位、多要素测定,实现数字化、可量化评价,厘清工作薄弱环节,有的放矢优化调整,进一步拓展学风建设内涵。

强引领:实施“方舟”成长赋能工程,榜样示范辐射带动

学院践行“四个回归”,以激发学生主体性为导向,实行学风建设“三早计划”:新生入学启动大学规划,早定学业导师;大二学期设计创新实践,早拟科创项目;大三学期明确发展方向,早设生涯目标。开展“学风建设百日竞赛”、“学风建设月”活动,集中时段、集中力量抓学风;通过入学季“启航”、表彰季“领航”、毕业季“远航”,实现高低年级对接、研本联动共建、跨院学习交流,督学助学乐学三管齐下,增强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超越的潜能。坚持第二课堂制度与专业特色有机结合的理念,打造“新时代新空间新成长”品牌,形成思想成长、创新创业两大板块优势,鼓励学生多元全面发展。发挥榜样引导作用,树立典型示范,通过设立“雏凤清音”优秀学子展、先进班级事迹汇、升学就业喜报等形式,举办“身边的榜样”标杆经验分享、“研途有你传帮带”、“学生年度人物评选”等活动,引领学生追优秀学一流,让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人育身边人,传播优良学风正能量。

创实绩:实施“星生”创新培优工程,拓宽平台共育英才

学院在高质量人才培养思维下,以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为中心,打造教学研创一体化学风实践体系。组织“博观讲坛”“青咖汇”“青年之声沙龙”“学长学姐有话说”“学霸特效药”“一研为定故事会”等名师、名企、优秀学子导学系列讲座和活动,导师引路,同伴互助,分类施策,持续发力;通过“专业课朋辈辅导”“涉‘化’课互学小组”“‘药’知道研本对话”,推行合作式、探究式学习团队建设,建立“云端”课程资料库,提供学业帮扶、考前补习、寒暑假复习、优质学习资源共享。激励创新实践,推进双创教育,立足“A类赛事选择参与、本专业类B类赛事重点培育、大创项目全覆盖”,实行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赛前宣传发动、赛中培训交流、赛后总结提升,让学生在参与、合作、奉献中提升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依托“梦想引路人”生涯规划辅导员工作室,开设“职场‘聆’距离”“奔跑的追梦人”“未来发展工作坊”等多板块学涯、生涯、职涯品牌活动,与阿斯利康、药明康德、观合医药、卓和药业等知名药企建立“产学研就”共同体,充实校企协同育人“朋友圈”。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心同功的合力,更需要久久为功的定力,学院将以更加奋进的状态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为一流人才培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