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上周末,李轶正在值班室休息,这时从急诊转来一名动眼神经(动眼神经是第三对颅神经,作用是支配眼球的运动)麻痹患者,因为动脉瘤急剧增大压迫动眼神经,随时有生命危险。
患者入院当天出现头痛,复查CT显示已经出现出血症状,"如果不手术,他就没有机会了!”李医生和值班医生说道。然而,此时神外医生已经全部感染,李轶找到同样感染了的医生杨晓笙和王伟商量,三个人意见一致:咬牙完成手术,尽全力救下患者生命!在麻醉科、导管室医护的共同努力下,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医护6人全部带病坚持。在他们心中,患者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重点岗位不脱岗,居家不离岗
半个多月来,九院党委通过电话、短信共计关心关爱阳性职工4000余人,根据职工需求,发出关心关爱包近800份,包括解热镇痛药、止咳化痰药、温度计、抗原试剂盒、N95口罩和《新冠感染居家隔离操作手册》等。另外根据需要,为部分年纪大、症状重的职工发放了脉搏血氧仪,工会也多次组织为在岗职工发放营养品。
“重点岗位不脱岗,居家不离岗。”这是保障处在经历“大上海保卫战”时,便始终坚持的应急工作预案。虽然战斗性减员不断,部门职工几乎全部感染病倒,但面对不能停歇的医院日常保障急诊和发热门诊患者数量陡增等紧急状况,后勤保障仍按照既定工作方案有序开展。
“多考虑一步、多准备一点。”保障处和供气厂家沟通增加11升氧气备瓶近90瓶,以备全院急救所需;职工食堂努力做好职工、学生的贴心人,提供营养食品,每餐增加优质蛋白和水果,提供免费“退热汤”,24小时值班,保障餐饮供应;资产管理处党支部书记、处长任晓敏则不断加大医用防护口罩(N95)、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等防疫物资的储备,确保全院全员一个月使用量;组织落实南北部缓冲急诊应急设备40余台全部到位,确保临床一线能安全平稳运行……
人员短缺的情况下,九院手术不曾停摆: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在两小时内成功救治了两名呼吸困难患者;老年病科结合前期经验和老年病例特点,分序救治重症患者;口腔门急诊医护忙碌在一线,为前来就诊的患者及时处理病情……各临床科室医生们坚持每日查房,护士们平均休息3天就返岗工作。
正如党委书记郭莲所说,“我们有困惑、有疲惫、有挂念..也有每个普通人所有的情感,但我们仍义无反顾、奋然前行。因为我们选择了崇高的职业,也就选择了责任和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