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华南师范大学 - 《华南师大报》

重彩山水绘出正能量

2022-02-28     浏览(79)     (0)

李启色是一位山水画家,他以承载人文思想与内涵的山水画为长。他的作品《春天的故事》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被誉为“红棉王子”。他坚信艺术创作要有主题和思想,他注重艺术风格的创新,并将艺术视角转向西藏,用色彩和人文历史论证汉藏紧密融合的历史文脉。

李启色以山水画为长,一直追求山水画承载的人文思想与内涵,这是山水画的高度,也是难度所在。2008年,山水画《春天的故事》从一众红棉作品中脱颖而出,入选“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李启色也由此被美术界誉为“红棉王子”。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他认为自己不是“低头赶路”的,而是“抬头走路”的。“抬头”,看的是使命感,是文化传承与社会贡献。“我想推动传统文化发出一种特殊而感人的光芒。”他坚持以“使人民振奋,使人民感动”为创作目标,源源不断地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与奋发向上的红棉精神如出一辙。

“西藏整个环境的色彩都非常饱满,所以我敢用色彩去表达。”受西藏环境色彩的感染,加上创新性运用西藏独特而浓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藏传矿物质颜料,李启色在艺术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创作重点转向“重彩山水”。重彩山水不同于传统的水墨山水,色彩艳丽而又厚重、大气磅礴,与他的创作理念不谋而合,在岭南画家的画作中极为少见,李启色因此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广东的画家说看到了我一个全新的、独特的面貌,听到这句话我心里特别欣慰,艺术要形成自己的风格是很难的。”

除西藏雄奇壮丽的自然风光外,“大美西藏”组画里还可见印证汉藏文脉融合的人文历史遗迹,这是李启色的匠心所在。李启色认为,艺术创作要有主题,要融入自己的思想。这是联通画作的经脉,也是支撑创作的脊梁。“大美西藏”有着“汉藏一家亲”的思想内核,以之为出发点,李启色挖掘了许多鲜为画家表达的景观。如文成公主进藏和亲时栽下的百年古树“左旋柳”,再如出土具有黄河流域文化特征陶器的卡若文化遗址和小恩达文化遗址,李启色用艺术的笔触,论证着汉藏紧密融合的历史文脉。组画中还不乏党和国家对西藏的建设成果,如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以及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李启色关涉人文视野,发扬汉藏交融的历史文化,讴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西藏的关怀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