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农业大学 - 《山东农大报》

求真务实科研 抵制学术不端

作者:经济管理学院 丁存振    
2023-04-19     浏览(105)     (0)

  学术研究作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最伟大的行为,其灵魂是求真,其根基是诚信。然而,在学术研究职业化时代,受功利化影响,科研诚信受到冲击,学术不端时常出现,这不仅影响了科学的进步,而且污染了学术共同体环境。作为一名高校教学科研型教师,要时刻以诚信科研为座右铭,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做科研,时刻铭记“科研要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
  记得读博士时,开学第一天就上科研诚信课。为什么在开学第一天就要上科研诚信课,因为科研诚信作为学术研究的根基,在抵不住诱惑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科研不端的问题,从而走上犯错的道路。所以第一堂课就严格要求大家,给大家提前敲敲警钟,可以没有成果,但是不能有假成果,没有成果可以继续找方向、继续研究,但是造假,不仅会出现科研不端,而且会误人子弟,影响科研生态。除此之外,在整个博士期间很多老师都会在授课的过程中不断地警戒大家一定要诚实守信做科研,科研没有捷径,真正的付出、真正的琢磨才能出大成果。没有一个大成果是轻而易举就获得的,都是经过千辛万苦的付出、千锤百炼的琢磨,都会经历最初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孤独与宁静,也会经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艰辛与苦楚,但最终会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悟与幸福。所以作为科研人,一定在诚实守信的前提下,脚踏实地科研,做出有益成果。
  犹记得,在读博期间,当时有一个硕士生,在答辩的时候在计量经济模型上因为没有得到理想的估计结果而进行造假,被答辩专家发现,最终没有拿到学位证。像这样的例子历历在目,比较有名的是翟天临的学术造假事件,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不仅没有严守科研诚信,竟然科研造假,最终落得声名狼藉。毕业后,我成为了一名高校教师,时时刻刻严守科研诚信,不仅要求自己,而且在每堂课开课之前,都会教导学生一定要科研诚信,尤其是在教授硕士生和博士生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时,不断强调要诚实守信。计量经济学是我们学科的科研学术不端的重灾区和频发区,作为讲授这门课的老师,将科研诚信作为传授知识的第一课,千叮咛万嘱咐,让学生严守科研诚信,做真学问,求真知。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一定坚守科研诚信底线,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以老一辈优秀科研工作者为榜样,涵养“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学习自觉,激发“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学习热情,深入科研。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严要求、常提醒,做好诚信授课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