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学生教育管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校第八次党代会为指引,突出四种思维,构建四重模式,保障全员、助力全程、协同全方位,推动“三全育人”提质创新。
一、坚持全面性思维,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
坚持全员参与。构建专业教师、院内外班主任、专兼职辅导员、片区服务人员、学生家长、校友等共同参与教育管理模式,扩大全员育人工作圈,加强课堂上下、校园内外、家校之间协同联动,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关注,共同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坚持全面发展。打造朋辈帮带、志愿服务、先优表彰等有温度、有品质的活动载体,每年组织年度人物评选、主持人大赛、五四先优表彰、迎新晚会、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成人礼等品牌活动20余项,帮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强素质,在体验仪式中受教育,在学习榜样中增动力。坚持全方位保障。制定学院—年级—班级—宿舍四级学生安全网络体系,设立安全网格员,建立快速畅通的信息报送制度。常态化开展防电信诈骗讲座、消防讲座及应急演练等日常安全教育,依托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18项学生安全维稳工作制度,做到“安全网络”无盲区、无死角,确保学生教育管理安全稳定。
二、坚持系统性思维,构建“三风建设”学风建设模式
以学风建设五大工程为牵引,构建“三风建设”学风建设模式,打造学风建设精品活动。根据大学四年的不同特点,从个人、宿舍、班级、学院四个层面对舍风、班风、学风建设进行系统化设计,形成脉络清晰的教育路径。系统开展学业规划工程、学子领航工程、宿舍细胞工程、班级磐石工程,营造勤于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浓厚氛围。学生考研深造率达到23%,在省内外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处于前列。发挥学风建设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每年近千名学生获院级以上个人荣誉,近百个班级、宿舍、团队获校级以上集体荣誉,让学生普遍具有发展特长和个性的机会。每年举办具有思想性、学术性和创新性的学风建设精品活动80余场,累计参与人次能达到4000余人。
三、坚持联动性思维,构建招生就业一体化工作模式
完善班主任制度、教师参与招生宣传制度、毕业生导师就业指导和考核制度,将专业教师参与度和成效与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等关联,构建“招生-就业”联动考核机制。积极开展“三个一”工程、专家教授讲专业、学长学姐说专业、优秀校友忆专业等丰富多彩的招生宣传活动,持续扩大招生宣传工作的参与度和覆盖面。构建了以“就业市场+常态化招聘会”为平台,就业“宣传月、推进月、促进月”等各类教育活动为抓手,线上线下招聘会相互融合,集体辅导与个体精准指导协同发力的就业指导服务保障体系。学院多次获评“招生就业先进集体”,一批批优秀毕业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在祖国各地贡献青春力量。
四、坚持融合性思维,构建“厚植+精培”双创工作模式
秉持“多元融合、专创结合”的双创教育理念,制定《创新创业竞赛管理与奖励办法》,成立双创导师团、创新创业训练营,开展案例分析大赛,做到双创与专业相融合。结合学科和学生特点,逐步建成依托学院科研智库平台的软件支撑体系、依托专业实训的实践创新调研体系、双创保障制度体系三大创新创业体系,实现让有想法的在校生至少参加一次双创实践活动的目标,提升学生双创参与率、覆盖面。设立双创专项资金,精心培育、重点扶持、持续跟进重点团队,提升成果质量。目前,学院创业项目团队数量发展到近600个,共有37个团队在国家A类双创赛事中获省级及以上奖项,包括1个团队获第七届“互联网+”国赛铜奖、4个团队获“互联网+”省赛金奖、2个团队获“挑战杯”省赛一等奖,多项案例分析入选清华大学案例库。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以更加优异成绩为学校一流农业大学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