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长沙理工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报》

【风华文学】潮州人的工夫茶

作者:风华文学社 李锦湘    
2023-03-21     浏览(118)     (0)


  对潮州人来讲,如果有一件东西是可以从小吃到大,男女老少咸宜的,那必然是工夫茶。
  工夫茶的“工夫”二字得名于工夫茶茶艺的精深,要想把一壶茶沏好,其中有不少的学问,要费不少的工夫。而工夫茶茶叶,是产自潮州凤凰山上的凤凰单枞,茶味不同,品类众多,若要尝尽,也当费工夫。
  潮州人喝工夫茶,就如同呼吸。它不像汤圆、粽子等传统饮食,需到特定的时间才常有,相反,它如饮水一般,刻进潮州人的骨血中,在潮州话中,茶叶叫作“茶米”,这体现了工夫茶在潮州人心中的地位。它可以是阳春白雪:“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指的便是潮州工夫茶二十一式的精湛典雅,于和气细啜间品清新茶香,悟宋人风雅,静心养气;它更可以是下里巴人:
  太阳将尽时走在牌坊街的路上,总能看见骑楼下的老人们在门口放上一张凳子,凳子上置一套茶具,老人坐于椅上,左手轻扇蒲扇,怀里抱着乖孙。茶余饭后与厝边头尾说上几句闲话,哼上几句潮剧,配上几道茶点,添上几个笑声,“幸福”二字便是如此笔画。
  工夫茶的精髓在于“随意”。上至耄耋之年的老人,下至垂髫小儿,给他们一套茶具,都能舞出个“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的茶艺招式来。不像日本茶道重视品茶的严肃性、表演性,潮州工夫茶是一种讲究热闹的市井文化。茶盘上固定三个茶瓯,承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意,也是潮州话“茶三酒四踢桃二”的表现;圆形的茶盘和茶池是古人智圆行方,有容乃大的智慧。在工夫茶面前,无论贵贱,都是一样的喝法。喝的是茶,讲的是潮州话,聊的是人生百态。上至生意场商人谈笑间的百万生意,下至村前小儿在家门口呼朋引伴学父母冲茶,工夫茶出现在潮州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君不见,潮州人能在马拉松比赛上半路停下只为一口热乎的工夫茶;君不见,通往潮州的高铁上总能响起瓷器摩擦的沏茶声,倘若向乘客问一杯茶,他们必定会大大方方地给你冲泡茶,若是再美言几句茶香,到站时你的怀里必有几包茶叶;君不见,潮州人间吵架都要配茶,吵到干柴烈火之际,一方突然泡起茶叶,一方突然拿起茶瓯品茶,一句“这茶不错哩!”恩怨情仇顿时化干戈为玉帛,接着又是和睦的左邻右舍。
  工夫茶不仅是潮州人的茶米,更是异乡游子的文化基因。潮州人发于东南沿海,自古就有出海打拼的精神。前往暹罗的红头船上,不仅有潮州的年轻劳力,更有工夫茶和乡人的殷殷期望。一句“胶己人”(自己人),一杯工夫茶,便能联结起来自各个村镇的潮州人。同舟共济是潮州人在外打拼的法宝,是潮州人在异地生根发芽的基石,是潮州人功成名就后不忘回报桑梓的情怀。到现在,前往异地求学或工作的潮州人离家时总会带上一罐工夫茶,茶的苦是对故乡的思念,茶的甘是对打拼成果的喜悦,茶的热是同乡聚集的欢声笑语,茶的凉是静夜望着都市车水马龙的独自思考。工夫茶,是对快节奏都市生活的反击,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人情味道。
  “在潮之州,潮水往复。”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州人,工夫茶不仅是潮州民间的传统饮食,更是全世界潮州人刻在骨血中的浓浓乡愁。工夫茶里不仅有热闹的人情味道,更有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向上精神。走在潮州的路上,闻见左邻右舍泡茶的香气,虽一口未饮,但心也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