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推进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构建高质量高等师范教育体系,整体提升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办学水平,教育部于2022年2月启动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评议,最终确定了由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等组团参与,对遵义师范学院在内的三所高校进行重点帮扶支持。
“师范教育”是遵义师范学院的传统与优势,是我校的立校之本。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的出台,对遵师建设成为教师教育优势明显、红色文化育人特色突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对遵师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意义重大,是我校提质升级的重大战略机遇。
向外共学,“一个好汉三个帮”
今年3月,我校党委书记张波、党委副书记曾伯平带队赴华中师范大学,就师范教育协同提质有关工作进行对接。张波、曾伯平与华中师范大学围绕师范教育、科学研究、红色文化、校园建设、毕业生就业创业等方面工作展开畅谈。在座谈中,张波提出,希望双方能够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优化简化干部交流程序,加大师生访学支持力度,落实落细各个工作子项目,推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向深走、向实走。
作为组团成员之一的贵州师范大学也到我校进行推进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年度工作对接。对接会明确了三个层面具体工作机制、互派互访政策支持、特色品牌打造模式、基础教育助力等。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肇军表示,希望贵州师范大学与我校把握机会,深入探讨、深入交流,共同为帮助我校“申硕申大”和特色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此前,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法学博士谢从高受聘到我校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为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发展注入了新血液、增添了新活力。遵义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也乘着师范教育协同提质“东风”,与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达成协同协议,围绕多个学科开展了教师寒假专题研修培训。培训辐射带动遵义多所小学相关学科教师800余人,为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各学科教学提供了有力指导。
华中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作为牵头和参与帮扶单位,通过干部互派、教师互访等,可以帮助遵义师范学院实现在人才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服务能力建设、学校管理与发展建设等方面提质,助力遵师补齐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短板,推动内涵式发展。
向内深耕,“打铁还需自身硬”
自计划启动以来,我校迅速参与组建华中师范大学组团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成立以党委书记、校长任双组长的遵义师范学院“协同提质”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颁发实施意见,明确工作要求。在多次沟通协调、专题研讨后,我校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实施方案顺利通过审议,为具体工作的开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实施方案的引领下,我校已连续举办11场教师能力提升培训,聚焦教研教改、课程思政、高水平教师优质课、高水平论文写作、金课建设、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等,培训教师800余人次,助力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开展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专项项目评审及立项,目前已立项一流课程(金课)培育项目29个、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4个、通识课程建设项目6个、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5个、微专业建设项目3个,为做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下的高层次课程及教改项目培育打下良好基础。
我校还积极配合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2022年,招收2022级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2人,接收2021级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2人 ;2019级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人均完成就业 ;新增取得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10人,不断强化我校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和水平。
接下来,遵义师范学院党委、行政将继续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紧紧抓住协同提质发展机遇,深化实施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项目、教师学历结构优化项目、组团内干部教师交流项目、重点专业建设及学生协同培养项目、服务基础教育能力提升项目、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等子项目,切实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学校管理与发展建设和基础教育服务能力建设,努力构建遵义师范学院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作者系遵义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校报编辑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