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报》

以“四敢精神”高质量推进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

作者: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    
2023-04-01     浏览(153)     (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高校实验室是大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是高质量人才培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室建设不仅体现一所大学的科研、育人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创新实力。

作为学校实验室各项工作的主管部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将一以贯之地坚持“敢为、敢闯、敢干、敢创”的四敢精神,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创新学校实验室工作再上台阶、再创佳绩的有力举措和实际成效。

树牢服务宗旨, 在高质量护航人才培养中“敢为”

吹响冲锋号,踏上新征程。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以服务师生为导向,在制度修订、“金课”建设、绩效评估等方面精准靶向发力。 持续构建科学规范、执行有效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体系,修订《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实施管理办法》《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夜间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等文件,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效能。 推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建设,全力冲击省级、国家级“金课”。 精心组织、协同推进、择优遴选,做好课程的组织申报工作,力争获得第三批国家级、第二批省级认定,打造国家、省、学校三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实施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绩效评估,系统评估二级单位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决策合理性、建设执行规范性、产出与效益等指标,推动改善实验教学资源和条件,有效提高建设成效。

用好数字平台, 在高水平提升治理能力中“敢闯”

数字化是提高业务工作质量, 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对提升保障和管理效能具有整体性、变革性、重塑性作用。 全新打造教学实验室管理系统,将实验资源及相关活动数字化,实现实验室资源、实践教学、创新培养的管理与服务一体化,满足学校、二级单位对实验室资源、 实验教学运行状态全面掌控与持续改进的需求。 上线运行实验材料采购二期平台,新增供应商管理和数据统计分析功能, 进一步规范实验材料管理。 持续建设实验室监测预警系统二期项目,力争做到全校涉危涉化实验室全覆盖, 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参与构建综合采购信息服务管理平台,以业务流转为导向,从采购预算、采购计划、采购意向公示、项目立项到采购执行,建立一站式、大闭环、全流程数字化管理,避免信息孤岛。

严守安全底线, 在高标准守护实验室安全中“敢干”

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紧扣教育部新出台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压紧压实四级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科学精准落实安全教育,全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筑牢学校实验室安全“防火墙”。大力营造浓厚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依托“教育培训平台、实验室安全口袋书、安全培训讲座、实验室安全考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文化月”六位一体的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模式,全方位、多途径普及师生安全知识技能,增强安全意识。持续开发制作实验室用电安全、机械安全、生物安全、危险废物安全等校本在线课程、微讲堂,开展常态化、不断线课程学习与考试。全面推行学生实验环节精准化培训,使学生全面掌握实验室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实验项目与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个人防护和应急处置方法。持续推进危化品全生命周期系统建设,实现危化品采购、运输、存储、使用、转移、处置等环节精细化管理,确保防范化解风险有力有效。

落实共享理念, 在高起点建设测试中心中“敢创”

谋定而动,才能发力有术。近年来,我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教学、科研实验等方面分析测试的任务和需求逐年增加, 分析检测类的大型设备数量也不断增长。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将以“全方位整合、多学科共享”为设计理念,加快筹建校级分析测试中心,建设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分析测试类仪器资源共享、跨学科交叉的科研服务平台。以“成本补偿化、非盈利共享”为管理原则,推行大型仪器设备有偿使用管理制度,合理制定公开透明的成本核算和服务收费标准,将开放共享服务收入纳入学校统一管理, 全面整合共享场地、设备、人员、经费等资源配置,切实提升集约化管理水平。以大型分析测试仪器设备为载体,打造一流的技术团队和高效的管理模式,依托设备优势和专业特长,为学生开设分析测试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