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套左侧门襟里面,通常都有一个隐藏得很好的内兜。外出的时候,我总是习惯于把手机放在那里,不用担心放在外兜里会滑落或遗失,拿取也很方便。
由于现在的衣物大多不再设计这种内兜,朋友们看到我从内兜拿取手机,都觉得既方便又安全,纷纷打听是在哪里做的。当听到是母亲为我缝制的时候,朋友们都很羡慕我,感叹我有一位多么细腻又疼爱我的母亲。
每次买了外套回来,母亲都会帮我检查扣子、饰品,看看是不是需要加固,之后便开始缝制内兜。她先确定一下位置,然后将衣服翻过来,从袖子处将内衬拆开一段从里面缝。这样虽然工序复杂、耗时较长,但缝好的效果会非常隐秘。起初是因为去店里做不能当天取,我回学校来不及带走,母亲便自己研究。有时内兜布与衣衬原来的针脚不吻合,母亲便反复改动,直到后来掌握了方法,便自己一针一线用手缝制。缝好后总要让我把手机放进去试一试,看看兜口大小合不合适、拿取顺不顺手。
一次离家远行的前一天,气温突然降得很低,父母便同我去商场添了些衣服。回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一家人吃过晚饭便开始收拾行李。每次离家前,父母总会为我准备很多东西,生怕我缺了什么。母亲把刚买的几件外套拿出来,检查有没有扣子需要加固。毫无例外,几件外套依旧没有内兜。母亲打趣说,又是个不小的工程呢。我看了一下时间,太晚了,第二天一早就要出发,便劝说母亲先去休息,下次回来再帮我缝。母亲应允了,说收拾收拾就睡。我不放心,便把衣服都装进行李箱,催促忙了一天的父母赶快休息。
不料,第二天我打开房门时,意外看到那几件外套整整齐齐地叠放在沙发上。我心里一动,下意识地拿起一件,发现内兜竟已做好。不可置信,我赶紧翻看其他几件,件件如此。我抚摸着那细细的针脚,出神地想着,原本疲惫的母亲,是怎样轻手轻脚地缝制了一夜,脑中不停回荡起一个声音:“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母亲听到动静,也打开了房门,像以往一样让我赶快试试看需不需要调整。我嗔怪母亲为何要熬夜赶制出来。母亲说,这样她才能安心,不然总是要惦记我的手机没地方放,手机可是个不能丢的重要物件,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
看着母亲熬红的眼睛,我既心疼,又感动。那一瞬,让我毕生难忘。我始终记得那种五味杂陈的心情,暖流汩汩涌上心头,热泪也浸透了眼底。我将这份感动收藏起来,每每伸向衣服内兜时,都能触摸到母亲细腻而又深沉的爱,触摸到满满的安全感。
渐渐地,我体会到那份安全感的由来。母亲所呵护的,又岂止是我的衣兜。左侧门襟内侧,那是最靠近心脏的位置,是母亲赐予我生命的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