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院 李晋如
我是哈军工自创立以来的第59期学员,我心中的哈军工精神是矢志不渝、初心不改。
去年惊闻数学分析启蒙恩师董衍习老师离世的消息,我的心情万分沉重,在沉痛哀悼董老师的同时,数学分析课堂上的一幕幕场景又浮现在我眼前,董老师用严谨求实、博学笃实的治学态度开启了我的大学第一课。记忆中他总是穿着一件格子衫,手里捧着翻出褶皱的数学分析课本,嘴里念叨着“数学有大美”。听他的课,仿佛看见了微风轻轻吹过,草丛间树叶翻舞飞扬,穿越金黄色的麦田,看见世界上最美的日落。董衍习老师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先后任哈船院数力系、哈工程理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从事数学分析、数学竞赛等教育教学工作36年,董老师的数学分析课程是数学学院最受欢迎的专业课之一,很多非数学专业的学生也争相前来聆听董老师的课程。董老师的性格是柔和、含蓄和儒雅的,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热爱的三尺讲台、数学分析课堂和他深爱的学生们,他一丝不苟、平易近人,病重的时候还约学生待他身体恢复后见一面,他的学生刘鑫旺、李晓乐在博士毕业后毅然选择回校任教,他的同门师弟徐润章教授说:“他有为师者的耐心,更有为师者的爱心,这一直是我不断汲取的。”恩师翩翩行未远,唯愿数学之美常伴左右永驻心间……
天空换了几次颜色,终于到了一际浅蓝的四月。微风轻轻吹过,留下些淡淡的芳香在这样的阳光里,把几片小小的叶子衔在齿间,慢慢地就能扯出一些味道来,比如快乐食间的甜筒,南体蹦跳的篮球,比如杏花长廊里女孩子的格子裙和男孩子的白衬衫……这已经数学学院辅导员刘东平住校的第33天了,刘导是数学学院带学生人数最多、年级最多、年长资深的辅导员,疫情发生后,他离开5岁的女儿和需要化疗的父亲,用始终冲在校园疫情防控一线的行动诠释着一名辅导员的使命担当。2021年我因病住院时候,父母远在河北,当时身为我的辅导员的刘东平迅速赶往医院,陪伴我完成手术,度过术后恢复期,我也因此获得了第二次生命。为方便我尽快恢复身体,暑期邀请我到家里休养。
“在追逐优秀的过程中你会变得更优秀”,这是刘导经常激励、勉励我们的话,他始终坚持认为“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在青年成长成才关键的拔节孕穗期陪伴学生砥砺奋进”,400余名海军军官、100余名数学基础研究人才,为我国一流海军建设淬炼“火蓝刀锋”,为国家培养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数学拔尖人才,这是他10年来上交的人才培养答卷。10年来,他用自己的全部热情温暖着学生,用一名辅导员的全部能量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激励着祖国未来的“基础攻坚者”,用坚毅、果敢、拼搏,绘就着国旗下最美的青春色彩。
2021年,我毕业留校成为数学科学学院学工队伍的一员,将自己对学校及学院的感恩之情化为学生工作的满腔热情,踏着我的辅导员的脚印,扎实做好基层学生工作,依托通识教育选修课《数学大观》向学生们传播着数学大美。
70年峥嵘岁月,很多的人来了,很多的人走了,也许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某一个角落,可能是走在路上的时候忽然从音响里流出的音乐,可能是新闻联播里不经意的脸,可能是擦肩而过的路人的背影,可能是深夜收音机轻轻的旋律。我们终究会明白,其实生命中有太多的相遇,留下点滴痕迹后便淡淡地,蜻蜓点水般地消失。无论时间流逝要带走些什么,留下些什么,在哈工程的你,我,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