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篇,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最具方向性的时代课题。结合高等教育和工作实际,我们要坚定不移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科学回答了“满足什么样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怎样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就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作了系统阐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而更加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和支持,使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重庆邮电大学纪检监察工作要想在“一线监督”取得扎实成效,就必须时刻坚持群众路线,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体而言,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大功夫。
一、为落实惠民利民政策提供坚强纪律保证,确保政令畅通。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关乎民生福祉的重大决策部署,学校涉及诸如招生就业、奖助学金发放、后勤保障、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民生问题。实践表明,履行好监督这一首要职责、基本职责,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惠及千家万户,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就是纪检监察机关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
二、把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把人民拥不拥护、赞不赞成、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衡量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基层腐败和作风问题,直接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啃食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因此,必须持续深化“三转”,转变“以办大案论英雄”的政绩观,树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价值取向,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这也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
三、强化“监督的再监督”,督促各部门各单位履职尽责,形成监督合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仅靠纪检监察部门一家解决不好、也解决不了。在开展监督工作中,纪检监察机关要建立“纪检监察+”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强化问责等方式,倒逼各部门各单位履职尽责,形成横纵联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确保涉及群众利益的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履行好自身专责监督责任的同时,通过“监督的再监督”,激发出各级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的担当精神,充分释放纪检监察工作的强大推动力和辐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