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丽,女,45 岁,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特聘教授,中原基础研究领军人才,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等。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系教授,农业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任职以来,胡秀丽事事都亲自实践,不断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教育本职工作、社会服务中都实现了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在思想上,胡秀丽更是不断进步,始终坚持自己的志向,科研上开拓进取,政治素养过硬,为学校及学科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瑰意琦行,党之指挥记心间
胡秀丽在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她热爱教育事业,以百年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为教育事业倾注许多心血;她注重教学质量,为学生带来了一次次高效优质的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并掌握专业知识,不仅如此,胡秀丽还将教学与党的发展路线结合起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承而不守旧,在专家教授的理论上不断增加自己的理解。
胡秀丽也严格遵守国家和学校有关学位与本科生/研究生教育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把课堂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科教一体化。胡秀丽先后曾荣获河南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
山不让尘,科学进取做贡献
胡秀丽积极参与了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学位点建设及生物学博士点申报;协助完成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和建设任务等工作,为河南农业大学科研平台建设做出了贡献。在科学研究上,胡秀丽一直致力于玉米耐逆机制研究,研究方向稳定,成绩突出。
为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胡秀丽在承担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先后在河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美国普渡大学进行交流学习,加强科学研究。她先后主持项目17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中原基础研究领军人才、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等各 1 项,发表学术论文 32 篇,SCI 收录论文 28 篇,获国家发明专利 7 项,编写教材 3 部,专著 2 部,其中副主编2部,国外专著1部。
2006 年以来,胡秀丽指导的硕/博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一次送审通过率100%,在上级主管部门学位论文抽检结果中无“存在问题论文”;胡秀丽所指导的研究生学术水平高、创新实践能力强,毕业的 14 位研究生中,4 人在高校任教、3人在中学任教、2人为公务员,3人在攻读博士。
启心润智,愿作春泥更护花
胡秀丽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者,方能教书育人”这一深刻道理,认识到真心呵护,宽严适度,做学生们的良师益友,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在教学中,胡秀丽对学生严格要求,指导学生充实专业知识;在生活上,胡秀丽给予学生关心和爱护,帮助学生舒缓心理。
2022年5月,班里学生在新冠疫情隔离期间,胡秀丽自费给学生买饭送去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静心撰写毕业论文;在学生久咳不愈、饱受病痛折磨时,胡秀丽多方打听到医术精湛的老中医后,起早冒着严寒去排队挂号,然后带学生去看病;在学生写毕业论文期间,因写作技能欠缺而变得急躁、自暴自弃时,胡秀丽会连续几天陪在学生身边,悉心指导,让学生能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使论文写作得以顺利完成,继续读博深造;这些细微之处的关爱,让学生们感受到“妈妈般”的爱与呵护,胡秀丽同时也获得了学生的信任、支持与尊重。
胡秀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德树人,教书育人,用心血和汗水浇灌满园桃李。任教15 年来,她没有发生过一次教学事故,其敬业、乐业、专业精神在同事和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形象,由此荣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河南农业大学“教学名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优秀研究生导师”等称号。
云水苍苍,江水泱泱,师者之风,山高水长。胡秀丽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行而不缀,履践致远。
回首过去,是一路以来的坚实开拓;希冀未来,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胡秀丽将继续投身于祖国科研育人的大地上,坚定自己的职业信仰,春风化雨,以师者之风远扬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