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报》

羡慕,4个小伙子还没毕业“饭碗”已经端稳

2023-03-01     浏览(132)     (0)


春暖花开之季,又到了求职就业的高峰期。 在众多高校学子穿梭于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时,有一个毕业生宿舍的同学,很是淡定,显得没有那么大压力。他们纷纷表示,“工作签了,心中有了底。”原来,该宿舍 4 人早在去年秋招时,就已经敲定了工作意向。 这就是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南苑 10 栋的一个宿舍。

宿舍 4 人一起拼,有人考公有人考研

出生于 2001 年的王皓宇是南苑 10 栋 501 室的一员,他们宿舍共有 4 个人,4 人纷纷确定了工作, 其中杨浩泽签约了中国石化,杨军签约了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杨彪签约了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

“大四上学期,对于我们整个宿舍来说,非常的辛苦。 我和杨浩泽一边忙着考研,一边抽出空来找工作;杨彪则是一边准备考公,一边准备求职;只有杨军直接选择就业。 ”王皓宇介绍说,当时他们四人会互相督促和勉励,一起参加招聘会,氛围非常融洽。 “如果有人不想出门,大家都会拉着他一起。 ”

王皓宇说,与他们专业相关的岗位需求较多,就业面广,比如土木、化工、制造业等行业,都需要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他们可选择的机会也非常多。

“去年,学校组织了多场招聘会,我们整个宿舍都是一起出发参与的。”王皓宇表示,他们几乎都是通过学校的招聘会和线上的招聘信息求职的, 整个求职过程几乎没有跑出校外。 “学校线上和线下信息非常丰富。 ”

边考研边求职,首先考虑薪资待遇

据王皓宇估算,他利用 1 个月的时间,大约投递了 10 份简历,最终经历了多轮考核,确定了现在的岗位。在大四上学期,也就是 2022 年秋季招聘时,王皓宇已经签约了浙江的一家车企。

作为第二批进入社会的“00”后,王皓宇也有自己的想法,在找工作时,首先考虑的是薪资待遇,其次是后续发展,最后才是离家远近。“希望找一个发展前景大、平台较好的企业,也希望第一份工作具有挑战性,离家近一点。理想的薪资待遇是七八千元每个月。 ”

王皓宇签约了一家车企的环境健康安全岗位。虽然现在的岗位,尚未达到王皓宇理想的薪资待遇,但他说:“我还年轻,刚入职,有许多内容还需要学习。 ”

不过,王皓宇签约的这家企业在浙江,离家还是有点距离。 在王皓宇看来,企业环境较好、前景也比较广阔、上升空间也较大,入职后也能开阔眼界。 “我觉得这还是个处于‘风口’的行业,比较锻炼人,机会也很多。 ”

像王皓宇一样,边考研边求职的学生有很多。 有学生坦言,如果考研结果出来,最终通过了目标院校的考核,他仍旧会继续读书深造,随后就业。

投出 10 份简历,一半都给了回应

在求职过程中,王皓宇也曾灰心过。 “碰到有一家企业,在面谈时, 本来说有许多本校优秀毕业生在该企业工作,但是我投了简历以后,始终没有收到回信。 ”

一次的 “拒绝”, 让王皓宇更加精心地去调整求职的状态。 “竞争压力也是有的,自己潜力尚有不足,还需要获取更多技能和经验。”最终,他投递出的 10 份简历,有一半都给了回应。

提到自己的竞争优势,王皓宇直言,“大概是面试官比较重视外语能力,我的外语水平也不错。 ”

王皓宇也分享了自己的求职体会, 比如在求职前,可以提前请教已毕业或者入职相关公司的学长或学姐,提前了解相关经验。 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多检索信息,搜索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岗位。 此外,也要多尝试投递简历,有符合意向的岗位可以多多投递, 不要害怕被拒绝和失败。 “多尝试,总会有结果。 ”

一周时间搞定工作,首选在南京

签约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的杨彪, 出生于 1999 年,家乡在贵州。对于他来说,整个找工作只花了一周左右的时间。

“刚上大学时,我也想过考研,但是经过更多了解,最终我还是首选就业。 ”杨彪说,在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中,他发现自身实践能力更强,也更加坚定了自己选择就业的决心。

“我比较爱挑战, 希望能够通过多多尝试, 挖掘自身潜力。 ”对于杨彪来说,他从投简历到签约,只用了 7 天左右的时间。 投出去大约 5 份简历,最终有 3 家给了回应。 “综合考虑自身爱好、兴趣等,签约了中建八局。”他特别提到,如果离开家乡,他更愿意选择在江苏地区就业,毕竟自己在南京读的书,环境也相对更加熟悉。

杨军表示,他们能顺利落实去处,得益于学校几年来除了专业知识以外的培养, 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服务课程,从生涯规划、政策解读、简历制作、面试指导等方面对他们进行了指导。“不管是疫情防控期间,还是线下活动可以开展的现在,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就业信息,感觉就业信息周周有、月月有,不断线的服务让我们很容易寻找了自己岗位。 ”

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