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 - 《北京体育大学校报》
图片新闻
———谈心理学中的瓦伦达效应
作者:许丽媛 □心理咨询中心
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
你是不是会有这样的体验,当你在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时,往往你越惧怕它失败,它就偏偏会失败。正如地产巨贾潘石屹所言:“如果你手里拿着一片一面涂了黄油的面包,你脚下的地毯越贵,涂了黄油的那一面就越有可能翻过来,直接扣在地毯上。”
典型案例:
A同学:明天就要期末考试了,我很紧张,因为这次考试很重要,关系到我能否拿到奖学金。我必须全力以赴,我不能失败!我绝对不能失败!但是心中一直想着不能失败,可结果却真的失败了,我很沮丧。
B同学:我是篮球运动员,并且是主力队员。最近半年总觉得特别倒霉,一遇到重要的比赛我就受伤,已经连续受伤两次了。第一次受伤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是因为那次比赛很重要,给自己的压力大,比赛时我就一直心里念着,我的脚千万别受伤。可是状况还是出现了,在打到第三节的时候,我一下没站稳,脚踝就扭了。有了这一次经历后,我就很恐慌,担心下次比赛还会扭。休息了一个多月后,又一个大赛来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我上场了,但是没想到,真的是怕什么就来什么,结果脚又扭伤了。我就想,我怎么那么倒霉呢?是不是我以后打球都会这样了,我可能再也打不了比赛了。
心理分析:
越是患得患失,就越会把事情搞砸。这是心理学上说的“瓦伦达效应”。“瓦伦达效应”起源于一个美国著名的高空走钢索的表演者,他叫瓦伦达。瓦伦达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事后他的妻子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总想着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
瓦伦达效应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学习中经常会有意无意的出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个人大脑中的图像经常会像实际情况本身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也就是说个人大脑中呈现出什么样的想象图片,生活中便容易向该图片的方向发展。例如,一个篮球运动员在罚球的时候反复告诫自己,不能投偏了,而结果往往正是投偏。我校运动心理学的专家们在给国家队运动员做赛前心理辅导的时候,强调的便是积极的自我暗示,即要默念“我很放松”,而非“我不紧张”。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做很多事情,总是思前顾后,想得太多,太在乎事情所带来的后果,太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说三道四,可恰恰忽略了事情本身。当你专注于事情的本身,不过度考虑与该事情相关的其他事情时,可能成功就会悄然而至。法拉第曾说过一句非常好的话:“拼命去换取成功,但不希望一定会成功,结果往往会成功,这就是成功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