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三峡大学 - 《三峡大学报》

三峡民俗之
土家织锦

2011-03-03     浏览(460)     (0)

  西兰卡普是土家语,在土家语里,“西兰”是铺盖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西兰卡普”即土家族人的花铺盖。人们往往在“花铺盖”前冠以“土”字,以标示出这项民间工艺所包含的土家族民族特点。西兰卡普是土家族民间的家庭手工织锦,无文献记载,仅凭口手承传。系土家族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被誉为土家族工艺美术之花,堪称土家族艺术一绝。史书记载的土家织锦有悠久的历史。秦汉时人们称它为“幏布”、“賨布”。土家先民以賨布交纳赋税。唐宋时期,汉人称之为 “溪布”、“洞锦”、“溪州产溪布,澧州产纻綀缚布,巴东产纻葛,涪州产“獠”布,这些麻、丝织品,都十分精美。土司统治时期,湖南、湖北土家先民用丝、棉织洞锦、洞被、洞巾、色彩斑斓,作鹤、凤、花鸟之状”。四川秀山、酉阳、黔江以麻织 “斑布”,“石柱”……织斑布为衣。此后,这种织锦技艺代代相传。土家姑娘从八、九岁便开始学织土家锦,在木制腰机上,放上“家机布”,以棉纱为经,以五彩丝线、棉线为纬,用一把牛角或一把金属刀 (要求一端尖而略微上翘),敲打、绣织。
  土花铺盖讲究花纹图案和做工精细。土花铺盖的图案纹样包括了自然物图案、几何图案、文字图案和人物图案等几大类,其共同的特点,一是几何图案占着较大的比例。即使是那些取材于自然物象的描写性较强的图案,为适应彩织而化成了由方形、三角形、直线等图形和线条所剪裁组成的几何图形了。如“岩墙花”有悟于山民以大小石块嵌迭为墙之理、“菜子花”得于菜花的细碎、“泽罗里”体会于水波的起伏等等。二是图案纹样富于变化。就单幅被面 (三幅为一床)来看,有大块的纹样,像“四十八钩”、“浪苦妹”之类,有小块的纹样,如“粑粑架”之类;有以长方形为主要纹样者,如“椅子花”之类;有以六方形为主要纹样者,如“钩花”、“二十四钩花”之类;有以八方形为主要纹样者,如“桌子花”之类;有在菱形斜格中安排主要纹样作四方连续者,如 “小白梅”、“实心花”、“衣张盖”之类。被面两端的“档头”(又名“栏干”,土家族语叫“卡它”)纹样也有多种,如常用的“月亮”、“猴掌”、“寿字”、“泽罗里”、“苏匹”、“扎土盖”、“藤藤花”等等,对整个被面图案有衬托之效。三是喜用吉利、喜庆的寓意和山区花草、鸟兽的母题:“凤穿牡丹”象征荣华富贵,“野鹿衔花”象征寿考千年,“万”字表示万福万寿,“龙”借喻高贵显要,“福禄寿喜”、“长命百岁”、“富贵双全”等文字图案的立意就更为明显了。
  (摘自胡长贵、李崇琛、胡孝红编著 《三峡民俗风情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