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十年, 坚持以高新技术为引,提升校园信息基础设施。 学校通过校园网改造建成基于 5G 及 WiFi6 的校园基础网络环境, 搭建双中心核心架构, 提高互联网接入和校园网骨干可靠性,建设网络防火墙、堡垒机、数据库审计、日志审计、态势感知等安全设备,满足 IPv6 环境下的用网需求,保障校园网络安全。 集成数据中心及主题库、 数据交换与共享可视化集成监控平台,优化升级统一身份管理、统一消息、统一支付、统一门户、生物识别等新型身份识别系统。
学校以国家“示范”和“双高”建设为契机,重构教室环境,建设智慧教室近 300 间,更新机房 100 余间,建成虚拟实训中心 3 个, 大力提升数字教学基础环境。 教室型态从投影仪、ppt 为主的多媒体教室逐步向集师生互动、小组互动、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智慧教室转变。 依托智慧教室学教习环境, 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和辅导策略,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料,制作针对个人的“微课”,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服务。
我们这十年, 坚持以虚拟仿真为基,构建数字实验实训平台。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聚焦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三高三难”问题,引入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坚持虚实结合、育训结合、 软硬结合和产教结合, 以多终端、强交互、可试错、易拓展和全评价为特点建设智慧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其中,智能化精密制造基地构架“四区一厂一中心”(虚拟展示体验区、 虚拟现实教学区、 虚拟协同创新区和虚实结合实训区, 两模块八车间云在线虚拟工厂、综合管理中心),通过线上线下、虚拟现实双向融合,创新课程资源建设模式和教学方法, 建成虚拟仿真资源应用课程 10 门、虚拟仿真教学软件 43 个,授权软件著作权 13 件,承担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专业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项目 3 个,辐射院校数 50 余所,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
我们这十年, 坚持以课程质量为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学校以重点校建设为契机,以技术迭代为核心,以载体迭代为架构, 以制度迭代为支持,从“啮合驱动”到“一体联动”,探索形成了新技术课程开发、 标杆课程培育、教师“双师”发展“三维一体”立体推进的课程迭代改革模式, 推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先后立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17 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3 门、省级 23 门,主持及联合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 6个, 获批国家级教材建设奖一等奖 2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4 项,入选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 96 部,省级“十三五”新形态教材24 部,省级“互联网+教学”优秀案例 9个,微课比赛国家级获奖 5 项、省级 51项。
我们这十年, 坚持以服务师生为本,建设五大核心应用场景。 学校立足“场景化”“一件事” 协同应用需求,打造专业设置、基本建设、数字审计、高基状态、 综合校情等决策支持应用的云决策场景; 以全面覆盖教学管理的“教、管、评、资”为核心系统,建成各类教学平台对接的云教学场景; 优化教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生事务、科研、校务办公、财务、资产等业务系统,建立跨部门的云管理场景, 提升信息化管理服务能力;聚焦“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减时间”,搭建“办事内容全覆盖、 事项清单标准化、 办事指南规范化、 审查工作细致化、 业务办理协同化” 云服务场景, 持续提升师生满意度;以校园生活为脉络,集成所有生活类服务事项,实现“金职易校园”为基础的云生活场景,增强师生幸福感。 自主开发的“金职码”被浙江卫视等多家媒体报道、30 余所院校前来学习交流、多所高校推广使用。 学校获评浙江省智慧教育综合试点单位, 浙江省智慧思政建设单位。
(林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