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徐羽粲,教师教育学院21小教2班,曾获校二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教师技能大赛朗读二等奖、校电子商务大赛银奖、寒假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
大家好!我是衢州学院00后新时代理论宣讲员徐羽粲。我想先请大家回忆一下,你是否还记得你的高考成绩。六百二、五百九、五百四、五百。我想大部分同学的分数都在五百以上。但是,你能想象高考只有三百多、两百多、甚至一百多的孩子吗?20年前,在贵州1望谟县的高中里就有着这样一群孩子,本科上线率几乎为0,整个县有十万余人的文化水平在小学以下。不过,这一现象因为一位从大山中来,回大山中去的人民教师而有所改变。他就是现任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也是将自己投身于大山的教育事业,绽放出青春的绚丽之花的人,他叫刘秀祥。
可能,大家会陌生于他的名字,但我说起“背母求学”你们就一定有印象。2008年,一则“千里背母求学”的报道传遍大江南北,刘秀祥正是其中的主人公。他捡过废品、睡过猪圈,打着四五份工、洗衣、烧饭、照顾母亲、求学曾是他的常态。而最近他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这次他是以一位返乡育人的人民教师,中共二十大代表的形象再次出现。他在抖音里一条两百多万人点赞的视频里诉说梦想:“我希望大山里的孩子都有更好的未来,希望在大山深处,也可以做出教育的高地。我愿意做大山深处,孩子们的守梦人。”质朴的语言诉说着动人的梦想,传递着永恒的信念。在刘秀祥大学毕业后,对于很多公司向其伸出的橄榄枝他不要,55万年薪的优厚待遇他拒绝了,只是毅然回到家乡任教。在教学上,他将望谟县的本科上线率从12.26%到如今的63.44%;在生活上,他将“孝老爱亲,自立自强”的报告传到了全乡17个乡镇。在他带母重返家乡的八年来,骑坏了八辆摩托车,跑遍了望谟县的每个乡镇,把四十多名孩子“拉回”了课堂。全国巡回励志演讲1000多场,牵线一对一资助贫困学子1700多人。羔羊跪乳,寒鸦反哺。从带母上学到回乡任教,刘秀祥对母亲不抛弃,对学业不放弃,对家乡不忘恩。他于大山中建设自己的成长,又将自己的青春投身建设于大山的教育。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那些关于孝悌的故事流传了千年之后,他以现代的方式翻唱了源自沂蒙的古老歌谣。刘秀祥,他用稚嫩的双肩挑起了一个家,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未来,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自强不息的青春之歌。他是我们青年的榜样,像他这样的青年榜样力量还有很多。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共鸣。在这次参加党的二十大代表中,35岁以下的党代表就有120名。89年的姜丽娟书记在杭州淳安县下姜村带领着村民绘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导下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她说:“我们要做到‘五个牢牢把握’,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90年的连长孙金龙在抗洪一线肩膀植入钢钉依旧带头冲锋,他说:“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劲对手。”94年的运动员武大靖在2022年的冬奥会上赢得了我们国家的首块金牌,他说:“身为运动员,我会在赛场上继续为国争光,同时也会做好冰雪运动推广工作,继续弘扬北京冬奥精神。”
从返乡教育的建设到乡镇共富画卷的绘就,从运动员发扬运动精神到军人奉献于一线战场,我们国家的青年都朝气蓬勃,在各自的领域认真履职。青春的气息在党代会上洋溢,展现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作为一名师范专业的定向生,我也将我的青春投入于返家乡的教育事业中,秉承着前辈的无私敬业精神,做孩子们的守梦人,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教育高地我来建,青年力量我贡献。青年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