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华,今年44岁,一位退伍军人,出生在茶陵的大山深处,从小受父辈勤劳朴实的思想熏陶,以及参军入伍后经过部队过硬的意志作风的磨练,培养了他不怕苦不怕累的良好品质。
2022年7月下旬,他在妻子的影响下,辞掉了辅警工作,追随妻子的步伐加入龙华大家庭,成为了一名养猪人。
现代化、智能化、规模化养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把猪养好,必须学会基本的技术和操作流程,还要耐心细致,不怕苦不怕脏。刚进猪场时因为验不足,在新场、新舍、新猪的问题上有些措手不及。他在团队的帮助带领下,怀着满腔热情,主动学习,自我加压,发誓一定要把猪养好。
学习摸索提升技能。在猪只饲养和照管过程中,他学会了“防大于治,以养代治”的方法,即养好猪以预防为主,根据猪只入舍初期的表现,采取靶向预防措施。对于集中归栏的病猪,采取“固本培元,醒脾开胃”的方法,首先撬开猪的嘴,让它们开口进食,然后开始对症加药湿拌饲喂,期间辅助注射治疗、饮水加药治疗的方式,部分猪只康复以后,根据实际情况再巩固保健三至五天(湿拌喂养)。在那个阶段,他只要一扎进栏舍,就忘了时间,甚至错过了吃饭时间。经过长达一个月的坚持和努力,依靠较“笨”却很实效的办法,9月份,在保肥场猪群整体健康度不是很好,饲养难度较大的情况下,他所饲养的猪群成活率为全场最高,达到96.03%。整个猪群肥嘟嘟的,焕发出油光滑亮、白里透红、活蹦乱跳的新面貌。
带教互学齐心协力。由于在猪只饲养方面摸索出了较好的经验,9月下旬,他被场区调至育肥三、四栋五楼,负责五楼的饲养带教和日常管理工作,传授自己的经验。面对新的挑战,他迎难而上,积极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与团队伙伴同心协力、同甘共苦、全力以赴,带领团队成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饲养技能,适应楼层工作。
在饲喂管理方面,他坚持“病猪挑选无遗漏,护理治疗抢时间,环境卫生无死角,猪群稳定抓养成”。对健康栏里出现的个体有状况的猪,做到发现一头,挑选一头,治疗一头,跟进一头。病弱猪分级分栏后,根据场部给药方案,结合周期治疗、湿拌饲喂、饮水给药的方式,跟时间赛跑,及时控制稳定病情。对栏舍、水碗、料槽卫生每天清洁,每周2次对楼层和栏舍进行消毒;严格要求每个伙伴每日必须空一次料槽,每十天空一次料塔,确保每头猪都能喝干净水,吃新鲜料。他们不讲条件、不找借口、不辞辛劳的付出,经过半个月的时间,猪群的情况已经趋于稳定,猪宝宝们也在健康成长。
在团队管理方面,为了让团队伙伴在生产问题和不足中有清晰的认知,以及分享好的操作经验,整个团队轮流主持早会。早会中的交流沟通,使团队成员在操作技能方面有更成熟的认知,培养了团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氛围,进一步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
总结经验不断成长。作为一名饲养员,总结个人的饲养经历,他认为最起码应该具备“六颗心”,做到“五个勤”,熟记日常饲养“十字经”。
六颗心:信心、细心、耐心、恒心、爱心、责任心;
五个勤:勤巡、勤做、勤问、勤学、勤总结;
十字经:巡(巡栏巡查)、选(挑选弱猪)、喂(精准饲喂)、护(护理)、治(治疗)、清(卫生清理)、环(环控)、排(污水排放)、消(消毒)、空(空塔、空槽)。
张忠华加入龙华后,他心怀感恩,向下扎根、向上结果,把工作当事业,不断突破,不断进取,正在努力创造更好的业绩。
(龙华农牧 潘文辉 邓祥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