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重庆邮电大学 - 《重庆邮电大学报》

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

作者:王强  外语学院    
2022-05-15     浏览(637)     (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强调,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要想做好“经师”,首先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释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因为这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非常有必要传授给当代青年大学生。

要想做好“经师”,就要精通学科知识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

要想做好“经师”,还要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年成长规律,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尊重和发挥当代青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向许国璋、文秋芳等当代外语教育专家学习,做一名有责任担当的外语教师。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要想成为“人师”,就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不懈怠、不放松,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要想成为“人师”,就要善于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好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是对全国广大青年的勉励,也是对高校老师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深入学习领会讲话要义,聚精会神教好书,一门心思搞科研,努力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