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常常被他身上那种不经意间散发出的豁达与宽容所感染着。青春的面庞流露出真诚的微笑,风趣的谈笑透视出醉人的成熟,他总是给人一种如沐春风般的亲切感。
说起陈林华,首先让人想到的是由我校党委宣传部主办,衡阳市其他四所高校协办的“喜迎十七大”衡阳市首届高校记者风采大赛,陈林华担任了此次活动的学生总策划人。当我们问起陈林华对举办这一活动有何看法时,陈林华露出了灿烂的微笑,他说:“像我们做学生记者的,以往都是参加别的学生社团举办的活动,为他们写报道做宣传,却很少有属于自己的活动。社团必须要有自己组织策划的活动,这样社团才会有凝聚力。”
为了策划好这一大型活动,他做了许多“热身”准备。从去年4月的校学生记者团“岣嵝峰”采风活动,到我校五个学院学生记者团联谊,再到衡阳市五所高校的学生记者交流会,每一次都可以见到他四处奔忙的身影。有时候为了筹备某个活动,占用双休日便成了家常便饭。说到这里,陈林华满怀愧疚,家住衡阳的他却很少抽空回家看望养育他成人的奶奶。陈林华回忆,有一次本来打算利用双休日回家和年迈的奶奶一起过生日,好好享受一下亲情的温馨。恰好那一周末,校学生记者团举行经验交流会,他有拍照的任务,于是,他又一次对奶奶食言了。
通过大学几年的锻炼,陈林华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风采大赛的策划实施过程中,他就表现出来了一种让人心悦诚服的“大将风范”,什么事情急需解决,什么环节应当特别予以重视,什么东西还需布置……他都胸有成竹,安排得井井有条。做事踏实稳重,能力出众的他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他曾先后获得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团学干部、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学生记者、乙等奖学金等荣誉。
当记者问到他作为一名工科学生为什么热衷于做一名学生记者时,陈林华说:“我加入校学生记者团,是因为我喜欢文学。文学就像是我的眼睛,它让我看得更宽,更透彻。我们在创作时,要把心交给读者。”大学几年里,陈林华不但写了大量的新闻通讯稿件,还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他曾获得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征文比赛一等奖、和谐校园原创格言大赛一等奖、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征文比赛三等奖等诸多奖项。现在,他正在努力完成他的诗集《华巧儿集》,该书收集了他进入大学以来创作的100余首诗歌。
回首往事,多少成功多少汗水都已成为过往烟云,陈林华感慨地说:“感谢学生记者团这片肥沃的土壤,在这片沃土上我不断成长。在记者团,我收获的是快乐,是不朽的财富。我马上就要走向工作岗位了。我一定会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做人,用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和老师的教导。”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我们相信陈林华定会谱写出他人生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