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以一颗仁者之心、一颗博爱之心,默默地为人类的生命旅途保驾护航,他们就是———医务工作者,他们被比作是为病人默默奉献的白衣天使。
“妙手回春最满神,悬壶济世白衣人。中西良药驱魔病,医德无私暖万民。”何为医德?从事医疗活动中行为人的道德也。华佗的“广施人道,不分贵贱”为我们树立了高尚的医德典范。作为医护人员,尊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医疗的权利以及对医疗的渴求,不论职位高低、贫富贵贱,都一律平等对待,医疗行为自始至终认真、规范,这就是医德的基本原则。
“但愿世间人无病,宁可架上药生尘”,这幅对联出自于清末时期湖南湘乡的一名老中医之手。他认为只要人世间的老百姓都平安和健康,药架上的药即使一副也卖不出去,盖上灰尘又如何呢!这充分表现了医者所具有的高尚医德,体现了其可赞的仁心。药王孙思邈也曾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道:“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他认为“人的生命非常重,无价可比拟,一己之力救人,一定要有道德。”作为医务人员,应牢固树立救死扶伤的思想意识,真诚为他人服务,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完善自身医德修养。
药王孙思邈的话让我们意识到,要成为具有医德的合格的医护人员,首先要培养自己完美的人格。古人说:“无恒德者,不可以为医”,今天的你我,又有什么理由不恪守、不超越呢?身为医学生的我们,应该明白生命之重,重于千金,将精诚大医作为我们追求的信念,以救死扶伤成为我们的使命担当,在追求医学的道路上,践行最初的医学生誓言。
(本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