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 - 《山东中医药大学报》
最馋那碗馄饨香
作者:中医学院2020级石梦洁
本文描述了作者在雨中漫步校园,邂逅家乡的味道,唤起了对童年美食的思念之情。作者怀念外婆包的馄饨,以及它带来的温暖和满足。作者买了一碗馄饨,品尝后感到幸福和满足。
近几日,秋雨频频光顾。或稀或疏,淅淅沥沥的雨丝将衣服打湿,营造出入学时该有的气氛:温馨,期待,紧张,不舍,梦想,以及众多新鲜灿烂的脸庞一齐盛开在了这个美丽的校园里。
上午下课后,与舍友相伴去餐厅觅食,虽然还没想好吃什么,但腿已经不知不觉走向三楼。“都吃腻了,哎,买点什么好呢?”心里正这样想着,一股鲜香的味道忽然传来,我顺着香味看去,原来是千里香馄饨!味蕾不觉在舌尖绽放,许是很久没有吃过了,不如买一份馄饨吧。
窗口的老板见我过去,操着一口闽南口音,将脸凑到窗前问,“同学,吃点什么”,好似生怕我听不清他的话。“中碗鲜肉,要温汤!”,我也会张大嘴型去回应他,像是属于彼此之间的默契。馄饨煮好后,放入盛有黑香葱油、味精和胡椒粉的碗中,再淋上一勺高汤,撒上葱花香菜,加上灵魂之醋,闻一口,顿时感到香味四溢!一碗“汤波荡漾”的馄饨端上桌,用勺子轻轻搅动,片片羽衣裹着一团团红色的馅,上下浮沉,香气扑鼻。舀起一个轻轻咬一口,满口鲜香,顿时学习的压力和疲倦烟消云散。
望着小巧玲珑的馄饨在热汤中浮沉,忽地怀念起家乡外婆包的馄饨。相比于饺子在北方的盛行,馄饨似乎又是南方的宠爱。由于外婆包的馄饨皮薄馅多、柔软滑嫩,我甚是喜欢吃,也正因为此,每次假期去外婆家,餐桌上总会摆上一碗细猪肉馅的馄饨,骨汤里冒着热气,葱花和紫菜在汤面上打着转儿。
外婆包馄饨时手快得跟变戏法似的,先将方形的馄饨皮一面用水稍加润湿,增加黏性,另一面放在手上摊开,用单支筷子拨一点儿肉馅,往薄如蝉翼的馄饨皮上一抹,左手顺势一捏,往高粱编的篦子上一扔,馄饨便柔顺地躺在那里。篦子上撒了面粉,互不搭界,相安无事,一只接一只,一排挨一排。我曾经臆想,外婆如果学武功,肯定是个武林高手,而馄饨就是她的暗器,裹上弹丸,往人身上一掷,必能出其不意。馄饨包好后,下入锅中,直至沸腾的水泡消失就差不多熟了。
取一只白瓷碗,放入小虾和紫菜,然后从锅里捞一满满大勺馄饨,轻轻地倒进碗里。再舀一勺热汤浇上,清澈且醇香的汤泛着油花,撒上碧绿的葱花香菜,映着鲜红的肉馅,再倒一点醋和香油,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便上桌了。先不急着吃,双手轻轻拢住碗壁,温暖便如藤蔓蜿蜒而上,从碗壁到指尖,再由指尖到心底,可谓由点及面,整个人都暖和了。轻咬一口,那薄如蝉翼的外皮便破裂了,滚烫又鲜美的汤汁在口腔中横冲直撞,徒留满足与幸福地久天长。丰谀肥美,弹牙多汁,葱消除了肉的腥腻,为其赋予了悠长的草木清香,肉在葱的映衬下越发美味,葱香与肉香混合成更加复杂的香味,在舌尖氤氲涤荡。喝一口馄饨汤,微酸、略咸、鲜美,令人回味悠长。
思及此,我赶紧吞下一个刚买来的馄饨,堵住对独属于外婆那碗馄饨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