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宁夏行政学院) - 《宁夏党校通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必须加快“三区建设”

作者:刘雪梅    
2022-06-30     浏览(103)     (0)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是必须加快“三区建设”,即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加快“三区建设”是宁夏未来发展的关键,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的发力点。

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宁夏的使命任务。这次党代会报告把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摆在首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宁夏的落地生根,集中表明了自治区党委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方向前进的政治立场,集中表明了全区上下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凸显了先行区的牵引作用,体现了宁夏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从2020年提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已有两年时间,经过两年的具体谋划和推进,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已经有了良好的政策保障和具体路线图。国务院批复了《支持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方案》,11 个国家部委出台 7 个支持性政策,自治区各部门出台了相关规划和一系列配套政策法规。这次党代会又强调加快建设先行区要抓住“双碳”战略机遇,按照“五个区”战略定位和“一带三区”总体布局,在推进黄河大保护上先行先试,作出示范,大力探索以绿能开发、绿氢生产、绿色发展为主的能源转型发展新路,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宁夏答卷。这就为未来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乡村全面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也决定宁夏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凸显了乡村全面振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也是宁夏与全国同步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报告提出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要求,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以增加农民群众收入为目的,以加快农村发展为主攻方向,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 、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宁夏乡村振兴走在西部前列。这为宁夏乡村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也表明了宁夏在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后的责任担当,是宁夏在脱贫攻坚完成以后针对重点群体返贫致贫风险大、脱贫人口发展基础还不厚实等问题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必要举措,也是宁夏乡村补强弱项补长短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宁夏可以充分利用好“人口少、面积小”的优势,积极探索“五大振兴”的经验,先行先试,走出一条具有宁夏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为西部地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借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守好促进民族团结生命线,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传承,也是书写新的历史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1 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民族地区实际,提出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全国典范,对宁夏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也是宁夏为全国大局作贡献的具体行动。这也要求我们要努力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上走出新路子、创造新经验,继续推进“5585”模式,即聚焦“五大目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增强、推进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显著拓展、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升、示范创建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实施“五大工程”(党员干部培元固本工程、青少年学生夯基育苗工程、各族群众凝心聚魂工程、社科理论正本清源工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工程),开展“八大行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行动、创建工作提质增效行动、建设先行区促进共同富裕行动、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提升行动、法治保障同权行动、民族事务依法治理行动、民族领域风险隐患防范化解行动、民族工作夯基培才行动),健全“五项机制”(完善组织领导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督促检查机制、协调联动机制、激励促进机制),做好全国典范。

(作者系中共宁夏区委党校 〈宁夏行政学院〉 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