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报》

明 月 离 我 们 很 近

作者:陶然  2001  光电    
2022-09-15     浏览(138)     (0)

秋已至,一缕桂香,醉芬芳,月上中秋。一轮明月高悬,承载了人们多少从古至今的情感。它是“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的思念,是“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的孤寂,是“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的哀伤,也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

中秋月圆,人团圆,事才圆。这一天,多少离家的异乡之人渴望回家,和自己至亲的人就着桂花弥漫的芳香,饮一杯佳酿,尝月饼之甜,品石榴之味,赏月亮之皎洁。 中秋之日,我们期盼圆圆的满月,更重视的是亲友团聚共叙情谊。

时常念及,古人以明月寄相思,但在如今这个忙碌的时代,每个人好像都很忙,忙着为学业而奋斗,忙着为前程而拼搏,忙着为生活而奔波,人们来去匆匆,已很少顾及眼前的景色,也常常忽略身边的人和事。原来明月离我们似乎很远。中秋之夜,我泡上一杯香茗,品着甜糯糯的月饼,决定将一本书,从缘浅读到缘深。 温暖的烛光,敌过了秋夜的丝丝凉意,让人得到些许慰藉。 读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不禁抬头望去,月亮一直高高悬挂在空中,无声地陪伴着你我。 或许,中秋的意义就在于,让人们停下忙碌的脚步,抬抬头,看看天,看着月色, 静心欣赏诗意的圆月。 皎洁的月光如轻纱般披下,灵魂仿佛被月光洗礼,离别情淡泊了许多,心情也慢慢舒缓。 原来明月一直是如此的温情。读至“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更是感慨,一位一千三百年前的诗人,跨越了时空,将几十亿年前的月亮,与几十年寿命的人联系在一起,这是何等的浪漫!一千三百年后,我国已经从月亮上采回土壤样品,所有在古人眼中最浪漫的想象,在今天这个时代,都变成了现实。 日月盈昃,时序更替的过程中,我们在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涵养自己,为的是让我们伟大的中国巍峨地屹立在世界东方。

原来明月离我们又是如此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