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清源
马清源来自山东昌邑的一个普通农 民家庭,他从小品学兼优,2005年7月马清 源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2005年9月29日,入学不足一个月的 马清源被查出患有恶性骨肉瘤。但他的家 庭条件非常困难,家中爷爷、奶奶、父亲、 母亲共5口人仅靠一亩半责任田的收入度 日。这样的家庭经济条件是无论如何也负 担不起巨额治疗费用的。考虑到马清源的 病情和家庭状况,学校特别报请北京市社 会劳动保障局、北京市医疗保险事物管理 中心,希望给予特殊照顾。北京市医疗保 险事物管理中心也非常重视,特批马清源 转到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接受最好的 治疗,学校预支的住院医疗费用中属于医 疗保险范围内的项目国家给予报销80% , 学校报销15% 。学校以及学院的各级领导 为其争取各种奖学金,周围的师长、同学、 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都向他伸出了援助 之手。
在学校及社会的多方帮助和家人的 鼓励和安慰下,马清源开始了痛苦而漫长 的治疗。病情在治疗的过程中不断恶化, 他经过深思熟虑,毅然做出了一个艰难但 坚定的决定———进行截肢手术。在磨难 中,他从一个懵懂少年开始慢慢成长,在 关爱中,思想也不断由青涩走向成熟。
虽然马清源经历了可怕病魔的长期 折磨,可他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精神,学 会更多地关注他人和社会。他说:“一次重 大的疾病对我来说也是一次人生的启迪, 人常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感受到温 暖的同时,我觉得自己应该而且必须为他 人做出一点应有的贡献,积极参加到社会 公益活动中去,传递爱心,奉献爱心,做一 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由于治病占用了大量时间,马清源不 得不选择降至2006级。复学之后,面对重 重困难,马清源没有退却,而是加倍的努 力。大二、大三两年,他每学期选课都达到 25学分的上限,暑期学校也是每次必选。 就这样,在断断续续的“手术———恢 复———上课———再手术”的循环中,在残 酷的命运面前,马清源克服病痛的折磨, 选择成为强者,成绩专业排名第二,还获 得了安重根奖学金、星光国际奖学金等多 项奖学金,并在推荐保送攻读研究生的考 核中,以中国古代史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 保送2010年硕士研究生。
马清源不仅在学业上奋发努力,在思 想上也从未放弃自己的追求。早在进入大 学伊始,马清源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虽 然由于病情严重,直到大四才完成了党校 课程的学习。2010年5月,马清源终于光荣 地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2010年5月 31日,北大校长周其凤亲自颁发了对马清 源的通令嘉奖。
2009年暑假,马清源安装了假肢,虽 然时不时还需要一支小手杖,但他却已感 到满足,因为毕竟双手解放出来了。他觉 得可以而且必须为历史学系这个集体做 一点事情。这一年里他一直积极参加系里 的活动,装配假肢后不到一个月,就申请 参加系里的迎新活动。随后,他又积极报 名成为系里的一名学生助理,帮助系里老 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先后负责整 理了系里的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参与编写 系年鉴等一些文字工作。那个学期他还承 担了何晋老师历史文选课的助教工作。后 来,他还争取到了去中华书局短期实习的 机会,帮助整理大量的积压档案。他将治 疗和学习之外的一切时间都献给了志愿 服务和社会实践。2010年6月,他荣获 “2009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荣誉称号。
谈到自己所取得的成绩,马清源显得 谦虚、真诚、淡然。他说:“我不认为自己取 得了多大的成绩,与其他正常的同学相 比,我很平常、普通,并不出众,我自觉自 己做的还很不够。即使有一点值得肯定的 地方,也是与各位老师同学的帮助分不开 的,没有身边的帮助和支持,我不可能坚 持到今天。我能干什么呢?要报答的话,终 我一生,也不可能报答得完,唯有今后更 加努力,不辜负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厚 爱。”多么朴实的话语!也许是因为他承受 的苦难太深,所以他的乐观坚强、积极向 上才显得感动人心。 (张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