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三峡大学 - 《三峡大学报》

孜孜不倦的开拓者
———三峡大学曹文安教授风采录

2022-06-30     浏览(219)     (0)





  曹文安教授是三峡大学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他身材瘦高,精神镌烁,教学、科研成果丰硕。1988年,年仅40岁就晋升为教授,成为宜昌师专最年轻的教授。
  1991年他被宜昌地委授予 “宜昌地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997年又获评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教师奖”(三等)。

  曹文安1938年出生于湖南郴州,1956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当时是5年制。1961年9月被分配到宜昌师专中文科工作。1962年9月师专停办,被调到湖北省重点中学宜昌市二中、宜昌市教师进修学校工作。1978年6月又复返宜昌师专,此后一直在宜昌师专、湖北三峡学院、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工作。


全国师专“古代汉语”课程建设的领军人


       说曹文安是全省乃至全国师专古代汉语课程建设的领军人一点也不夸张。讲课深入浅出,生动风趣,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

  曹文安从事高校教学工作40余年,先后为在校专科生、本科生开设了《古代汉语》《汉语诗律学》《音韵学》三门课程;2007年开始为中文系研究生开设了《音韵学》《训诂学》《中国语言学史》三门课程。退休前还为校内函授生、电大、夜大以及社会上举办的各种进修班、干部班讲授《古代汉语》;1983年曾赴恩施师专讲授《音韵学》。
  1981年,曹文安自编高校教材《古代汉语》,主编湖北省师专教材《古代汉语》,受国家相关部委委托主编全国师专《古代汉语教学大纲》。1989年应省教委所托主编中南五省师专教材《古代汉语》。另外,他还曾参编正式出版发行的《实用汉语音韵学》《古汉语知识专题讲解》和全国师专教材《古代汉语》。

  他担任全国师专古汉语研究会副会长多年,直到2006年退休后返聘期间,他还参与完成了《地方综合性大学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校级教研项目,并获教学成果奖。


  三峡文化系统研究的先行者


      曹文安长期坚持教学科研并重。2003年之前,他先后在《光明日报》《文学评论丛刊》《西南师范学院学报》《修辞学习》以及《三峡大学学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教研论文70余篇;1992年发表的论文《语法的社会性与训诂》获“全国语文教师论文大赛”一等奖。

  曹文安在研究三峡地域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1991年,他担任宜昌师专中文系主任兼任宜昌师专三峡文化研究所所长,组织全系老师编写了三峡文化研究系列丛书《三峡文库》10册于1992年公开出版发行。
  当时,正值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即将开工,一个由投资热、旅游热等多种热潮汇聚而成的“三峡热”应时而生,“三峡文化”备受世人关注。作为地处三峡工程所在地的高校中文系主任,曹文安被自身肩负的社会历史责任所深深激励,文化自觉也被充分激发。他号召全系教师编写《三峡文库》系列丛书,挖掘三峡地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服务大三峡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峡文化以驰名全球的万里长江,壮美神奇的长江三峡为背景,汇聚楚、巴、蜀文化于一体,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支独具特色的文化仙葩,内容博大精深,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然而,当时对三峡文化的研究尚未起步,对三峡文化概念及内涵的界定,涵盖区域的划分,涉及内容与范围等均难以确定,处于草创时期,困难重重。
  曹文安多次组织全系教授、专家和老师们座谈讨论,集思广益,还对《三峡文库》的架构设想、内涵、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编辑出版等各方面深入思考后提出建议,还多方筹措资金,亲自撰写《总序》。
  在曹文安的带领下,全系教师齐努力,1992年9月,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的三峡文化系列丛书《三峡文库》精彩呈现到世人面前。该书成为国内系统研究三峡文化的第一套大型丛书。全书共10册,内容包括三峡地区的风景名胜诗旅、景观传说美寻、古代诗歌导读、古代散文导读、当代诗歌鉴赏、现代散文赏析、民间故事导读、民间歌谣精鉴、民间习俗概观、民间艺术博览。该书一经出版发行就在省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深受三峡文化爱好者的欢迎和喜爱。

  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研究基础,后来在三峡大学合并组建之初,我校系统研究三峡文化的第二套大型丛书很快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问世,丛书共10册,内容包括三峡地区的橘文化、山水文化、先秦考古文化、军事风云纵横论、石刻文化研究、方言研究、旅游文化概论、影视文化研究、文学艺术概论、镜像世界与文化观照,进一步丰富了三峡文化的内涵,提升了其研究价值,扩大了其影响力,还促成了三峡大学开设本土文化特色课程《三峡文化概论》及其课程建设,包括编写出版《三峡文化教程》等,并使该课程成为三峡大学获得的第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这充分彰显三峡文化研究从起步到系统研究探索对学校建设发展的评价和意义。


  三峡大学教学督导“第一人”


  建立教学视导制度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三峡大学合并组建后高度重视教学视导工作。不仅制定了相关制度,还成立了学校视导团,长期坚持聘请一批教学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退休老教授、老专家在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开展教学视导工作。曹文安便是三峡大学聘请多年的本科教学视导团成员及负责人。
  2001年,曹文安退休后就被返聘到三峡大学教学视导团工作,在视导团连续做了五届,第一届是三年,以后每一届是两年。他还被文学与传媒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艺术学院聘为学院的视导组成员。算起来,他从事学校视导和学院视导工作累计达15年之久,直到2017年完全退休居家。特别是到2008年以后,曹文安已年逾古稀,仍不知疲倦,几乎每天都穿行于校园各教学区的教室和来来往往的学生之间。
  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担任视导团负责人时间之久,还是从事校院视导年限之长,他都是三峡大学之最,堪称三峡大学教学视导“第一人”。

  曹文安认为高校课堂教学要坚持三项标准:一是内容上要深入浅出,二是讲解上要声情并茂,三是方法上要师生互动。他在十多年的教学视导中听课达1500多次,并坚持以这三项标准来评价教学。曹文安通过参与教学视导,让一批优秀教学人才脱颖而出,还培养了一批教学新秀和教学骨干,为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文由杨斌、田吉高根据2021年11月访谈曹文安教授口述记录及相关史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