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 - 《首都师大校报》
师者情怀铸理想 踔厉奋发勇担当
作者:学前教育学院2019级本科生 杨雨晨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三年前,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我考入了首都师范大学。三年来,我努力学习,连续三年学业总绩点和综合测评双第一,先后荣获国家奖学金、专业一等奖学金、红烛奖学金、教育基金会本科师范生奖学金等荣誉,并荣获北京市三好学生。
专注学业的同时,我热爱学术科研,参与各类科研项目9项,并主持参加北京市大创项目、“挑战杯”竞赛等。荣获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计划二等奖、挑战杯计划竞赛市赛铜奖,校赛银奖。
作为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我深知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党和国家资助政策的支持,离不开学校和学院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我要尽己所能,回报校园与社会。
在校内,我担任校团委融媒体中心总编辑、学院学生会主席、班级的班长,为同学们服务,为校园发展助力。一方面,我统筹学院文化建设和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另一方面,我致力于传播美育文化,多次担任学校跨年晚会、毕业晚会、歌手大赛、书法大会等学校各类文艺活动的主持人。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北京市比赛竞赛一二等奖,部分创作作品被收录于学习强国平台。
在校外,我投身于服务国家重大专项活动,展现首师青年的责任担当。2021年7月,我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献词任务,为党的生日献礼。2022年2月,我作为青年志愿者和队伍领队,经历了6个月、近500小时的训练后,在国家体育场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演出志愿服务任务,向世界人民展现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
疫情期间,我主动向所在社区报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社区一线防疫志愿者,负责每日的防疫消杀、出入查验,坚守社区千家万户的“生命安全关”。作为曾经的防疫志愿者,我至今依然坚守在社区常态化核酸检测的志愿岗位上,服务时长超过900小时。
在社会实践与奉献国家的过程中,我努力提升自己,从不懈怠,获评全国自强之星、第十一届青春榜样称号。
我想,作为一名师范生,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我要用更高质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一次次的入园实践,我关注着身边的每一位孩子,去倾听、去理解、去感悟他们的世界。我深入到幼儿情绪与社会性发展实验室的“眼动科技体验周”活动中,与孩子们亲切接触,发挥专业本领,帮助小小的他们认真地构建着自己心中的大大世界。我期待看到每一位孩子那幸福而稚嫩的脸庞,我期待他们在优质的教育中茁壮成长!
在第37个教师节之际,我有幸作为学校的师范生代表,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同志的接见,并于后续的座谈会上发言,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首都师大本科师范生的初心与使命。关于未来,我可以自信而笃定地对自己说,我将选我所爱,爱我所选。我决心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出自己的光和热。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既然我选择了师范专业,我即立志成为这一领域的“大师”,我将牢牢地扎根在教育的三尺讲台,悉心耕耘这一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沃土,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爱党爱国、自信自强、追求真善美”的第一颗种子,用心浇灌,悉心培养,使他们有朝一日成为参天大树。
我非常幸运在20岁的时候找到了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与事业。作为千万师范生中的一员,我们定将不辜负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与培养,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秉持“为学为师,求实求新”的校训精神,为首都师大“攀登计划”助力,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耕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