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共乐初中 - 原之声

图片新闻

2022-07-01     浏览(64)     (0)

品读完诗歌,了解了作者的情感,并不代表诗歌的鉴赏就结束了,教师此时此刻要引导学生入其境,进一步感受中国诗词的魅力。通过前面的层层吟诵,学生此时此刻已经对《己亥杂诗·其五》这首诗有了一个个性化的体验,他们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经验,体会诗人离别的愁绪与回归的喜悦交织,体会诗人拳拳的爱国之心。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继续吟诵,吟诵的时候,学生要主动地检验是否和情感相匹配,这样的吟诵才能深入诗歌的情境。

值得注意的是,吟诵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方法,在课堂中需要反复吟诵,让吟诵贯穿整个课堂。因此,为了避免教学的枯燥,在吟诵诗歌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吟诵方式的多样性,通过多样的吟诵,如男女交替吟诵、配乐吟诵等,让学生体味吟诵的趣味,让学生在层层推进的吟诵中不断增强对诗歌的理解,能够有效地与诗人的“心”产生共鸣,甚至想象自己就是主人公,对诗人的情感更深层地体会。

吟诵是诗歌教学的灵魂,也是中国古代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新时代语文呼吁吟诵在诗歌教学中的回归,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吟诵这把钥匙,带领学生打开诗歌教学的大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徐健顺.吟诵概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 叶嘉莹.给孩子们的古诗词[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

[3]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4]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三)[M].合肥:安徽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