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麻城市人民医院 - 《院刊》

儿童早期矫治的探讨

2022-06-15     浏览(151)     (0)

早期矫治在儿童早期生长发育阶段进行,可以及时纠正不良习惯,调整颌骨生长平衡,减少口腔问题。治疗时机和特点因阶段而异,适应证包括不良口腔习惯、牙列间隙管理、萌出异常等。乳牙滞留、上前牙缺失等案例需要针对性治疗。早期矫治是正畸治疗中重要的环节,需要充分发挥优势,制定正确的治疗策略。


    早期矫治是指在儿童早期生长发育阶段,一般指青春生长发育高峰期及之前,对已表现出来的牙颌畸形、畸形趋势及可导致牙颌畸形的病因进行预防、阻断和治疗。常见问题包括反牙合、开牙合、萌出异常、扭转、牙合干扰、偏牙合、系带短等。
    早期矫治可以帮助我们完成以下几个目标,即:及时纠正患儿的不良习惯;充分利用生长潜能和替牙列的生长间隙;调整颌骨的生长平衡及牙弓的发育,从而减少其他口腔问题出现的可能性,提高患儿的自信和心理健康水平。
    此外,我们还应充分认识到早期矫治的优缺点,早期矫治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利用患者的生长潜能,并且方法较为简易,可以降低心理和生理伤害以及简化II期治疗。早期矫治的劣势在于治疗效率偏低、延长了整个矫治的疗程、部分矫治器使用受限、患儿畸形表现不充分、易发生误诊误治,此外还需主动保持和二期治疗,治疗过程中,患儿的口腔卫生状况及对矫治器的耐受程度难以保证,同时较高的治疗费用也让部分家长望而却步。所以从口腔正畸医生的角度出发,我们应充分评估患者的收益及风险,对是否进行、如何进行早期治疗做出客观冷静的判断。
    早期矫治的适应证
    英国儿童牙医协会在2008年对正畸早期治疗的适应证进行了总结,包括以下8个方面:①需要矫正不良口腔习惯;②需要进行牙列间隙管理;③萌出异常;④前牙反牙合;⑤后牙反牙合;⑥深覆盖;⑦可能会导致心理疾病并增加创伤及高角面型发生率的安氏II类错牙合畸形;安氏II类错牙合畸形。
    同时,作为早期矫治的实施者,正畸医生也应具备以下素质,土要包括:①医护人员应尽其所能帮助病患,包括进行错牙合畸形的早期治疗;②医生为经济收益而开展治疗不仅不负责任且有悖伦理道德;③在患者受益最大化前提下,正畸医生和其他牙科专业人士都可以开展早期治疗;④医护人员应把预防及阻断作为早期治疗的重要手段,“不治已病治未病” ;⑤早期治疗需要儿童口腔科医生及其他专业人士的早期介入;⑥正畸专业的教育培训应包含早期治疗的相关内容。
    早期矫治的内容
    在了解各阶段咬合发育管理的措施后,我们还需要了解早期矫治的时机和特点,对于乳牙列来说,虽然2岁左右就建立了牙列,但儿童的情感成熟度不够,建议在4岁左右( 35-55岁)进行;对于混合牙列,切牙牙根是否发育完全是判断指标,一般在8-9岁时进行;颌骨畸形的最佳矫治时机在青春生长高峰期前1-3年,一般在10-12岁前进行。此外,对于矫治力的使用,建议牙齿矫治用柔和轻力,颌骨矫形用重力,矫治疗程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6-12个月,矫治目标为有限矫治。早期矫治的内容,可分为早期预防及预防性矫治、早期阻断性矫治及早期领骨生长控制和矫形治疗。 早期预防包括在胎儿时期的孕期护理,婴儿时期的正确喂养和睡眠习惯及破除不良习惯,儿童时期饮食习惯的建立,疾病、龋齿等防治也包括在内。早期预防性矫治包括乳牙或恒牙早失、乳牙滞留、恒牙萌出异常和系带异常等。乳牙早失的治疗按照恒牙胚是否存在分为2类,恒牙胚存在时要保持或开拓间隙,恒牙胚缺失时需要综合判断是否通过邻牙占据空间或保留间隙留待1I1期矫治。
    牙齿咬合不齐的危害
    1、影响口腔的健康:牙列拥挤不齐使牙齿不能自洁,菌斑结石堆积,引起龋病及牙龈牙周的炎症;同时牙齿的错位、咬合异常也可造成牙周损害;牙列稀疏则容易发生食物嵌塞而伤害牙龈牙周的健康。
    2、影响容貌外观:各类错颌畸形,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容貌外观,这也是很多患者要求矫治的直接原因。如开唇露齿、双领前突、长面或短面畸形等。
    3、影响颌面发育: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许多不良习惯所致的牙颌畸形将影响牙领面软硬组织的正常发育。如前牙反颌,俗称“地包天”,就是指下前牙位于上前牙唇侧的畸形,会使上领骨的发育受到限制,而下领骨由于没有正常协调关系的制约而过度向前发育,从而形成面中部凹陷和下颌骨过度前突畸形。因此对于影响.上下领骨发育的前牙反颌,要尽早矫治,避免颌骨畸形的进一步加重。
    4、影响口腔功能:严重的错颌畸形可影响[ 1腔的正常功能,如前牙开颌即上下前牙无法咬合]造成发音异常,后牙锁颌影响咀嚼功能,严重的下领前突造成吞咽异常,“下领严重后缩则影响呼吸。
    5、影响心理健康:牙齿不齐严重影响孩了的成长发育及心理障碍。资料表明,在错牙合畸形的青少年当中,发生心理障碍的比例增高。不爱说话,没有自信。
    萌出异常病例
    患者信息: 8岁男童,第二前磨牙萌出间隙不足(图1)。治疗方案为拔除两侧上颌第二乳磨牙,待第一磨牙萌出后推其向远中,开拓间隙。治疗中照片,采用了口外弓低位牵引推第一磨牙(图2)。 治疗一年,两侧磨牙向远中移动,第二前磨牙开始萌出(图3)。


    乳牙滞留的治疗方法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恒牙正位,牙根未发育完全:尽早拔出乳牙;②恒牙错位或牙根发育完成:适时拔出和正畸治疗;③恒牙缺失:保留间隙至成人种植修复或拔出

乳牙后利用邻牙正畸占位。对于上前牙缺失来说,邻牙很少能完全占据间隙,一般都会留有散隙有待下畸治疗,不对称缺牙会导致中线偏移。在临床
中,应根据间隙余留大小、面型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决定是开辟间院或关闭间隙。对于上颌乳牙滞留、恒牙胚缺失患者,拔除滞留乳牙需慎重!
在恒牙萌出异常的情况中,若牙齿已萌出,牙根尚未形成或在1/3以内,可以过阻萌器进行治疗,若位置异常,牙根大部分形成,则应尽早去除异位原因,开窗助萌。


    乳牙列反合病例

    对于这一阶段的咬合发育管理策略,主要包含以下几点:①有口呼吸习惯的患儿应当进行评估并转诊至耳鼻喉科医生;②戒除患儿吮指等不良习惯;③当第-恒磨牙尚未萌出而第二乳磨牙早失时,因治疗手股有限,预后不良。同时,第一乳磨牙的早失容易引起第二乳磨牙的近中移动,导致牙弓周长减小。这是应考虑固定或活动娇治器重获间隙;④如果存在前牙反牙合,通常建议进行早期干预以重建正常发育和预防牙合创伤,而考虑干预前
牙反牙合时机的重要因素是患儿成熟度和依从性;


     以上仅列举了早期预防及预防性矫治的相应策略,早期矫治中的早期阻断性矫治及早期领骨生长控制和矫形治疗也有这相应的策略和方法,但无论方法如何,我们应该意识到,早期矫治是正畸治疗中+分重要的- -环,对于是否可以进行矫治,我们除了严格把控适应证外,还要综合临床具体情况进行判定,对于可以进行早期矫治的病例,一定充分发挥早期矫治的优势,制定正确的治疗策略,合理地适时地去引导,以获得一一个医患双方均满意的治疗效果。
    (口腔科:曹思源 杨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