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传媒大学 - 《中国传媒大学校报》

学术青拔、教学青拔、创作青拔,“三套马车”打通人才快速发展通道

2022-01-04     浏览(478)     (0)

修订学术青年拔尖人才培育项目、教学青年拔尖人才培育项目实施办法,制定创作型青年拔尖人才培育项目实施办法,让青拔人才的培育体系涵盖到各个学科专业的青年教师,为青年拔尖人才快速成长打通通道,受到老师们的一致欢迎。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副院长陈京炜:作为教学青年拔尖人才,教学是为人师最重要的工作,作为“教学青年拔尖人才”,我从这次人才工作会中看出了学校对教学的重视,以及对教学型教师的扶持和鼓励。这让我们很多潜心教学的老师也看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教学中,好好做个教书人。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教师 杨瑞:作为“教学青年拔尖人才”,我们将全力打造有内容、有深度、有高度的课程,提升教学能力,加强教材建设,突出语言文化传播和国别区域研究特色,努力为培养国际传播人才贡献力量。

艺术研究院讲师 王玉辉:学校实行三类青拔人才的思路、举措,给我们搭建了更好更快成才的阶梯,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和信心。作为青拔人才项目的受益者,我将在艺术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领域深入钻研,勇攀高峰。

科学研究处副处长 张国涛:推出创作青拔,体现了学校作为艺术类院校专业建设、学科发展的特色,也是高质量人才培养和多元化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追求,有利于学校继续保持与影视业界的紧密互动,提升学校在社会更广泛领域里的影响力。

戏剧影视学院教授 李宽:青年人才的培养,功在当下,利在千秋。青年拔尖人才是创作领域的未来,推出创作青年拔尖人才,足见学校对艺术创作的重视。

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张慧喆:“创作青拔”的设置进一步完善了教师评价体系,是立足本校实际、符合大政方针、服务国家需求的重大改革举措,可以有效激发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讲师 王婧:创作青拔项目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挑大梁、当主角,为青年创作人才提供了安心伏案的创作环境和勇于探索的成长空间。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教师张弛:从学术、教学、创作青拔“三套马车”,到“金核桃”人才计划,到青年教授聘任办法,再到“代表作、贡献度、主观评价”的破“五唯”人才评价体系,系列举措为中传教师搭建了广阔平台,铺设了晋级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