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理工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报》

创新争先 自立自强 ———南京理工大学科协工作成效综述

2022-05-31     浏览(273)     (0)

文章介绍了学校科协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开展系列活动,加强组织建设、学术交流、期刊建设、人才举荐等方面的工作,弘扬科学家精神,推进高水平学术期刊培育与建设,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今年5月30日是第六个“全国科技

工作者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科

学家精神,校科协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

选树优秀典型,激发全校科技工作者的

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以实际行动为

广大科技工作者献上诚挚的节日祝福。

近年来,校科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学

校党委和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围绕组织

建设、学术交流、期刊建设、人才举荐等

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为学校“双一流”

建设提供重要支撑。2021年,校科协入

选中国科协 “科技工作者之家”(全国仅12家高校科协入选),同年在江苏省高

校科协服务能力评价中获评 “五星级高

校科协”(全省仅三家)。

一、坚持高标准,科协组织建设成效

显著

2020年,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

下,校科协独立设置为学校直属单位,并

与校学术委员会办公室、出版中心合署

办公。两年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

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系统观念

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站在“大视野、大平

台、大合作”的高度,努力打造世界一流

的高校科协组织。

加强顶层设计,开创科协工作新局

面。2021年11月,学校召开校科协第五

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提出“精准聚

焦、分级实施、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将

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着力实

施“1234计划”,即:“一个坚持,坚持政

治引领”;“两个面向,面向科技人才、面

向科技创新”;“三个平台,学术交流平

台、科学普及平台、人才服务平台”;“四

项工程,学术引领工程、人才助力工程、

科学普及工程、协同创新工程”,团结和

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开创科协工

作新局面。

二、突出高层次,学术交流工作亮点纷呈

学校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的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打造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品牌,构建常态化学术交流活动体系,努力繁荣校园学术氛围。2021年,校科协邀请到两院院士70余人次到校交流,通过组织系列学术交流活动,着力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促进了院士等高层次人才的交流互动,为院士增选、项目申报等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校科协牵头打造了南理工 “紫金讲坛”活动品牌,定期邀请高层次专家来校讲座,传播学术思想,启迪人生智慧。目前,已邀请到原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泽院士、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院士等14位院士到校交流,获得了全校师生的广泛好评。此外,校科协支持全校各单位积极举办各类高水平学术活动,通过一系列举措,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常态化学术交流活动体系,促进全校师生的学术水平提升。

三、锚定高起点,期刊建设工作取得突破

校科协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一流学术期刊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构建示范引领、开放合作、协同创新的工作格局,大力推进高水平期刊培育与建设,围绕学校三大优势学科群,打造我校高水平学术期刊品牌。

大力推进高水平国际期刊建设。主办了 《国际机械系统动力学学报》(IJMSD),2021年9月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全国仅30项,江苏省高校入选仅3项),实现了我校在科技期刊领域的重大突破。持续加强《材料研究快报》(MRL)的稿件质量把关与期刊推广工作。

实施学报质量提升工程。《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探索开展“专家办刊”运营模式,着力提升期刊质量与影响力,入选兵器科学与技术领域T2级期刊。《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持续加强栏目选题策划,荣获2021年“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称号,期刊编辑部荣获 “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科学报优秀编辑部”称号。

四、力争高水平,人才举荐工作有序推进

校科协以建设“有温度、可信赖的科技工作者之家”为抓手,坚持表彰举荐培养激励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扎实做好学校党委和行政联系全校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在造就科技人才中体现科协担当,在成就科技人才中展现科协贡献。

积极申报高层次科技奖励。校科协不断加强与中国科协、江苏省科协等主管部门的沟通交流,积极举荐学校高层次科技人才。同时,校科协广泛开展获奖创新人才、创新团队的典型事迹宣传,激发全校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

大力实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校科协积极发掘全校有基础有潜质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通过实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激励青年人才成长。2021年,学校7位教师入选 “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总人数居全省高校第一位。

五、聚焦高质量,学术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学校将学术委员会作为校内最高学术机构,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事项上的重要作用。努力构建学术治理体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推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积极落实教授治学,发扬学术民主。校学术委员会审议了 《南京理工大学高质量学术期刊及会议目录》《学校 “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双一流”建设高校整体建设方案》等多个重要议题,充分发挥了学术委员会在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一方面,组织建设了王泽山精神教育基地,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身怀爱国之心、砥砺爱国之志,推动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制定出台了《南京理工大学学术不端行为查处细则(试行)》,是目前学校学术不端行为查处的重要制度文件,严守学术道德底线。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面向未来,校科协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建设有温度、可信赖的科技工作者之家,以集体之力、团结之力、合作之力,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厚植家国情怀、勇于创新争先,争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努力在新征程上勇立新功,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科学技术协会 李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