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兰州财经大学 - 《兰州财经大学报》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动特色一流财经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在学校二届二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022-06-24     浏览(166)     (0)

上接第三版)展格局、实施“四强”行动、做好“五量”文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双碳”战略、“一带一路”开放枢纽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等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发挥新型智库作用,产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甘肃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坚持多措并举,不断推动专业化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提高人才引进质量。优化人事管理机制,修订完善学校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学校省级人才工程和校级人才工程管理办法,制定并实施《兰州财经大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内部等级任职条件》,完善人事代理、到龄退休返聘、临时用工等制度。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进教师培育方式,大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持续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构建以德才表现、实绩贡献、代表性成果等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推动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评价机制改革。持续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优化师德师风考评制度。

五是坚持学生中心,不断做好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深化“三全育人”,提升学生管理服务精细化水平。持续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健全专兼职辅导员队伍管理制度,选优配齐建强专兼职辅导员队伍。全面实施本科生综合测评改革,修订《兰州财经大学本科生综合测评实施方案》。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素质测评覆盖面和科学性。完善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体系,提高后勤保障水平和服务育人能力,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健全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完善校内资助政策,扩大资助覆盖面,全面提升资助育人实效。融合推进招生就业和校友工作,完善“入口—培养—出口—社会”相关链条,创新就业管理服务,提升就业数量质量。

六是坚持开放办学,不断营造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打造财经教育品牌,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扩大学校区域影响。争取实现甘肃省、商务部对学校合作共建,全力推进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做好中央财经大学对我校对口支援工作,争取新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东部高校对口支援。全力推进黄河商学院省(甘肃省)、市(兰州市)、校(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合作共建,打造黄河商学院品牌。积极推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作站建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西部边陲、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文化传承创新和科技创新等方面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地缘便利和第一手资料,使之成为研究辽阔西部国情的前哨。探索建立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等专业特色学院,培育挖掘学科、专业、课程改革发展的新内容和增长点,在新文科、新工科建设中取得新成效。

七是坚持夯实基础,不断增进师生福祉。整合优化校内资源及校区功能定位,完善多校区功能布局方案,加快推进和平校区泉子沟林权土地调规变性,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校内资产使用效能。加快校园环境和服务设施升级改造,加速推进物业服务部分项目外包,全面提升校园基础建设与服务。利用现有资源,争取与兰州市共建附中、附小,加强继续教育和学校老年大学建设,着力办好“甘肃省境外就业培训基地”,积极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文化校园、美丽校园、书香校园、平安校园、快乐校园、智慧校园建设。

八是坚持统筹兼顾,不断推动专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精心组织做好70周年校庆工作,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庆祝活动,展示成就、凝心聚力、继往开来、再谱华章;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帮扶责任,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办培训班、专家技术指导、发展规划咨询等,为乡村振兴凝聚合力;切实抓好常态化校园疫情防控,认真履行好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积极构建校地联防联控机制,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坚持科学精准、从严从紧,落实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筑牢校园疫情防控防线,切实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各位代表,同志们:

创造兰州财经大学美好的明天,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不懈奋斗。让我们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统一思想,笃行不怠,破解难题,奋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