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 - 《三峡大学报》
运用教学艺术打造高效课堂
读《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有感■黎爱民
教师打造高效课堂除了推门听课、精心备课等措施外,还必须运用教艺术去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爱学习,自己去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要向先进教师学习,掌握教学的艺术,打造高效课堂。
自从宜昌市教育局向全市教师提出“打造高效课堂”号召以来,全市各个学校开展 “高效课堂”活动如火如荼。领导们深入课堂,推门听课;教师们更是潜心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精心备课,尽心尽力上好每一节课,力争使每一节课都上的优质高效。通过一系列活动,教师们的教学水平确实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在我读了《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这本书以后,我觉得要想真正打造高效课堂,除了上述的一些方法以外,教师还必须运用教艺术去打造高效课堂。
下面我结合《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这本书里面的一篇文章,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在《好钢是这样炼成的》这篇文章中,作者曾懿老师讲到一个叫小刚的高中生。他很另类,头发很长,呈爆炸状向上竖着,耳朵上戴着耳钉。原班主任经常批评他,说他一天到晚不务正业,一上课就睡觉,成绩一塌糊涂。命令他把头发剪短,否则就别进教室,他干脆就旷课了。越说他越对着干。原班主任还讥讽他说:“什么小‘钢’,我看是废铁还差不多。”
可曾老师接触他以后,他并不急于批评他、训斥他,而是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小刚的具体情况。通过调查得知小刚多才多艺,会弹吉他、会创作歌曲,而且是动漫社的骨干,擅长cosplay表演。他还热心帮助同学。面对这样一个个性鲜明的学生,曾老师找准突破口,因材施教,最终把这一块块块“废铁”炼成了好钢。
曾老师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她能够深入学生,用心去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去寻找教育学生的突破口。而不是像小刚原来的班主任那样,一味的批评学生、训斥学生、讥讽和挖苦学生。
所以我认为教师要想打造高效课堂,首先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备教材、吃透教材,更要备学生,要根据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去上课,要研究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习,让他们自己去积极主动的学习,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此外,要像曾老师那样,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学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并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去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多想一些积极有效的办法去教育学生,让学生心服口服!而不是机械的指责学生、训斥学生。功夫在身外。这就要求教师多看一些教育学、心理学之类的书,要向先进教师学习,做教学的有心人,真正掌握教学的艺术,去打造高效课堂。 (作者为三峡大学国培英语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