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到一位女心理师的一句话:女性成长道路上的一号心理陷阱,是不断被强化“爱”这种事情在生命中的意义。
开始,她的话让我不解,爱对于人的意义不言而喻,何以成为女性成长道路上的心理陷阱?而我自己也从未感知到自己陷入了“爱的陷阱”。反复琢磨,这位女心理师的本意并不是说爱本身是个陷阱,而是当爱被不断强化它的重要性,当女性刻意地找寻爱和保全爱时,“爱的意义”就成为了一个陷阱。
爱对于人的重要性,就和我们的呼吸一样。试想一下,呼吸对我们而言如此平常,我们并不需要刻意去做什么去寻求呼吸,只要我们活着,呼吸就一直在那里,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如此,它一定会以某种形式伴随着你。正是由于依恋和爱对于人的成长如呼吸一般平常,当女性从小不断被告知她们的成长目标是为了找寻爱和供养爱,被有意无意地灌输爱的重要性,这就形成了心理陷阱。
我开始审视自己,审视周围。我发现,有些时候,爱的内涵被束缚在两性关系框架内。有人以受人爱慕为荣,有人因为无人追求而怀疑自己,这就真像个“陷阱”了。现代人对于爱的普遍定义不该那么狭窄。提及爱,除了爱情我们还应该想到友情,亲情,对自己的爱,对他人的爱,对世间万物的爱。这些都是自然伴随在我们身边的,爱不应该局限于两性爱情,就像生命的疆界也远不止局限于爱。
爱是力量。爱让南丁格尔女士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护理事业,支撑她的是对职业的充沛热爱,对每一位病人无私的爱,你可以在她身上看到人类至纯至美的爱。张纯如女士用近三年的时间,辗转世界各地,亲身访问了许多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幸存者,参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在各种触目惊心的资料的基础上,撰写、出版了《南京暴行》一书。支撑她不惧社会质疑和谩骂指责,坚定直面那段惨绝人寰的人类历史的,除了她非凡的勇气外,更是她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正是这份对生命的大爱,使得她无法接受这样一段历史被歪曲,被淡化,被掩藏。爱不应该是困住女性的枷锁,而应该是女性飞向广阔人生的羽翼,是即使栉风沐雨也为她们遮蔽困阻的一小方云朵。如果一份“爱”只能让你感到沉重,仿若置身囹圄,或需要你费力求全挽留,那不妨去质疑,这是爱吗?
在人类文化传承过程中,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认知,今天,应该有更多的女性能意识到自己并不需要那么费力地在“爱的陷阱”中挣扎,意识到爱就如呼吸一般平常,我们会有力量去探索更大的世界,爱更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