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大学生活比作画卷,那么大学生就是画家,手持画笔为青春着色:水利蓝、绶带粉、铅字灰……毕业之际,色彩交织,绘成了长理青年的底色。
水利学院本科毕业生吴戈:我的毕业季是海蓝色的。这四年无论是在校做实验,还是出门去见习,我都要与水打交道。我所学的不仅是关于水的工程类知识,更是哲学——上善若水的境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格局……我们像鱼,遨游在蓝色的海洋里,成长、成才。
法学院本科毕业生熊羽佳:关于毕业色,我第一反应是自己学士服绶带的粉红色,要是没有转专业,就会是代表工科的黄色了。走过专业选择的拐角,来到毕业前途的路口,看到大家各有归宿,我发觉自己不经意间做出了改变人生的选择。幸运的是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色彩和心之所向。
文新学院本科毕业生钟瑜:我将毕业色设定为报纸陈旧后泛出的黄色。从成为学生记者,到跟随学姐和老师采写,再到独立培养新学生记者,我大学期间每个重要阶段的故事都藏在了校报里,随时间流逝而渐渐泛黄,但属于我的独家记忆会沉淀下来。这正是我设计校报学生记者团纪念册封面的灵感来源。
能动学院本科毕业生李永祺:我的毕业色是支教时湘西天空的色彩。是清晨朦胧的浅粉,象征着朝气;是正午旷远的蔚蓝,昭示着决心;是夕阳西下的绯红,意味着别离。孩子们脸上自然的腮红更是留存我心底的一抹亮色!毕业季我无法用单纯的颜色描述,它包含了太多情感和寄托……物电学院本科毕业生赵晚霜:我感觉用自然色形容自己的毕业季最合适。既没有太多的爆炸式兴奋点,又没有特别不舍的人和事,开心的或不开心的,都刚刚好。就好像秋天到了,树叶会飘落一样。感谢这个夏天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汽机学院硕士毕业生黄剑华:我认为毕业是绿色的。读研期间,我几乎每天泡在实验室里,做仿真实验时,如果结果错误,系统会显示红色;实验成功,则显示绿色。毕业是一次次实验失败到最后通向成功的绿色,就像红绿灯,绿灯亮起了,我该继续自己的旅程了。
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毕业生刘佳玲:毕业既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如同意味着纯净美好的白色。学生时代,我实现了对自己的所有承诺,收获满满;踏进社会,我有着对未来的许多憧憬,征途漫漫。希望以后无论发生什么,我都能坚守初心、保持善良,给自己的内心留下一片纯白的净土。
电气学院博士毕业生倪砚茹:关于毕业我想到的是淡淡的奶咖色。它看起来温柔,尝起来却微苦。读博期间申报项目、参与科研,下午三四点的奶茶或凌晨的咖啡,成了我写材料的“续命水”。这段经历是值得珍藏的,感谢师恩,感谢自己的坚持,愿来路依旧可以温柔且坚韧。
交通学院博士毕业生樊喜雁:我的毕业色是暖黄色。曾经我严重低估了读博的强度和压力,也小觑了平衡学业与家庭所需要的时间与精力,那时候生活于我是暗无天日的黑色。所幸,刻在骨子里的坚韧、导师的指引、朋友的鼓励,帮助我慢慢走上正轨———理论融会贯通了,家庭事务处理好了,我也毕业了。我的生活慢慢亮起来了,像日出前的暖黄色。
记者手记:在采访过程里颇有感触,于是开始思考自己的毕业色是什么。看着采访对象的回答,面对着电脑屏幕上打开的文档,我才知道,我的毕业色是墨色。这是文字的颜色,是因我几乎所有课余时间都花在写作上而刻在基因里的颜色,是在提交完论文定稿后选择用采写放松自己的颜色,是每篇曾经发表过的作品被光阴记住的颜色。(学生记者 朱开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