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之美,在于一枕希夷后的新鲜清爽,在于一日之计的蓬勃希望,更在于朝阳掀开黑夜的最后一片衣摆,从遥远的地平线破茧而出,带领整个世界从苏醒到活跃的那份激荡人心的力量。阳光照耀之处,阴霾扫净,豁然开朗。
没有名山大川的加持,远离喧嚣繁华的都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这座地处毛乌素沙漠中心的小城,深谙越是简单越能感悟清晨之美的道理。你会发现,当东方泛白之时,疏星残月渐渐隐去,只留下一片清澈如洗的晴空;你会感叹,就连风沙这位曾经的常客,也少有打扰,整个世界只剩虫啾鸟鸣下的静谧,似乎这才是清晨最初的样子;你会舒畅,坦荡如砥的大漠让你能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不用担心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东方地平线是一丝一丝染红的,曙光在云霞中折射无数次之后又一寸一寸地铺向大漠。沙蒿、柠条、花棒……让毛乌素这条万里“黄龙”束手就缚的“将士”们脱下了黑色的夜行衣,依次走进曙光斜照的校场,庄严肃穆、济济跄跄,似乎在等待统帅的号令。那一身早已斑驳陆离,却仍能辨识出其碧绿底色的铠甲,洋洋洒洒写满了数十年来“绿进沙退”的故事,给这片即将被彻底驯服的大漠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曙光和云霞开始了最后的缠斗,此时的天际一片赤红。当越来越多的曙光从罅隙中挤出,将云霞切割出一个巨大的豁口,无数的曙光在此融合、凝聚,并最终蜕变成一轮崭新的朝阳喷薄而出。大漠与朝阳之间再无阻碍,红彤彤的光芒铺满每一个角落,如同一只温暖有力的手,挥毫泼墨,正在擘画大漠的崭新未来。
最先跟随朝阳韵律闻鸡起舞的,正是那群身着红色工衣,逐“气”而居的石油工人。他们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征战苏里格大气田。多少个寒来暑往,他们跟随交错纵横、向四面八方伸展的输气管道,探索着这片神奇的荒原大漠。
清明雨上,料峭晓寒初破,春意就着纷纷萌动的嫩绿蔓延开去;炎炎七月,善解人意的晨风将空气中残留的丝丝清凉吹送给每一个已经挥汗如雨的人;秋高气清,朝阳蘸就调色盘里唯一的颜料,将整个世界涂抹得一片金黄;天地皑皑,那一串串崭新的脚印,轻车熟路地向每一个工作岗位延伸。
从“早日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扔到太平洋里去”“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到一直坚守着“生命不息,防沙不止”的人生信念、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筑起60多万亩绿色屏障的王有德,石油人只要回想起这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和一系列伟大的精神,都禁不住热泪盈眶。
历久弥新的伟大精神,穿越历史的时空一次次激发着石油人心灵深处干事创业的热情。石油人深深知道,在新征程上,还有无数的“娄山关”“腊子口”等着去攻克。
那一轮崭新的朝阳下,石油红的身旁焊花四溅、管道延伸,远处井架林立、钻机轰鸣,手中那本红彤彤的时光日历,已然翻到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