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长沙理工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报》

【云影之声】话题:环保生活

2022-03-21     浏览(105)     (0)


  在第二十八个“世界水日”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又一次关注到“环境保护”这个话题。环保生活是当前我们大力提倡的一种生活方式。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长理师也有自己的观点。


  材料学院老师谢易真:“环保”从定义上理解为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这次北京冬奥会中的一些元素就非常契合我心目中的环保理念。冬奥会场馆内均使用清洁能源,建设“冬奥绿色低碳公共交通网”等措施更是让人忍不住点赞。这同时也让我意识到,环保需要科学的理论支撑才能更好地落实。
  外语学院老师肖潇: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环保“黑科技”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所谓环保,即为可持续发展,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目前我使用的是以氢燃料作为动力的新能源汽车,对环境友好。选择这种汽车就是我践行环保理念的一种方式。“青山绿水白云绕,鸟语花香溪垂钓”的生活环境令人向往,践行“绿色、低碳”生活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建筑学院老师陈斯玄:作为一个建筑学院的老师,我平时接触到的环保知识更多的是关于建筑方面。在我看来,随着房屋等建筑的增多,更加科学、更加绿色地使用建筑材料是一种必然要求。这次冬奥会我国就优先采用了“绿色建造技术”建设一批绿色、低碳的冬奥场馆。
  计通学院老师吴海珍:我一直认为环保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方面的事情。作为老师,作为母亲,我在我的学生和我的孩子面前也会有意无意地灌输一些环保观念。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环保,但环保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我也在尽我所能去影响更多人。
  交通学院学生吴金承:与自然和谐共处是我在生活上一直坚持的行为指南,因为大自然不仅仅只有人类一种生物。在我外祖父家乡,经常有人在菜地里张网捕鸟,每次看到这种情况,我都会第一时间劝阻。一旦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受到影响,受害的只有我们自己。我们的娱乐、生计、发展固然重要,但是不能以牺牲自然为前提,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经管学院学生邓烨琳:据我所知,我国在环保方面的举措有“三北防护林工程”“工业废水集中处理排放”等。作为青年的我们,更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环保事业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会坚持绿色出行,不乱扔垃圾,始终牢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尽力用自己的微光照亮世界。
  艺术学院学生喻思铭:我一直把“防止污染,杜绝危害,践行环保,保护地球”作为日常准则。如果人类破坏环境,它势必会以相同的方式向人类进行反击。我购物时常使用大布袋而不是一次性塑料袋,我会选择乘坐地铁出行从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这都是我们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能轻易做到的环保措施。(学生记者 胡训兰 郭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