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报》

聚力精耕细作打造一流

作者:本科教育本科生院院长 曹现强    
2022-03-23     浏览(280)     (0)




  山东大学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经过历史的积淀,取得长足进展,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明显,质量保障体系日益健全等,这为下一步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也还存在着一流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不够、一流本科教育体系建成度不够、本科教育教学资源保障度不够、学生全面发展理念落实度不够等问题,需要我们聚力精耕细作加以解决。
  锚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要以培养最优秀的本科生为己任,努力构建“以德为先、拔尖引领、交叉创新、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到2025年,力争“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更加完善、育人特色更加鲜明、育人品牌更加响亮。“四新”建设取得新成效,新文科建设示范引领更加巩固,在国家级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高质量教材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方面取得新突破。
  围绕“四精”贯彻精耕细作要求。努力打造本科教育教学高标准和高质量文化,做到“四精”,以精耕细作提质增效。
  ——精心规划。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衔接配套工作,落实好“十四五”规划。一是抓部署落实工作,通过召开全校人才培养大会、专题部署规划落实工作、开展教师培训等措施,将规划落实到学校各层面、各环节。二是抓考核激励。通过实施分工方案,促进年度工作计划和规划有效衔接,开展年度考核,完善激励机制。三是抓质量提升。进一步强化本科教育中心地位,着力开展质量文化建设,健全立德树人机制,强弱势、补短板,将质量提升贯穿规划实施全过程。
  ——精细管理。将精细化管理融入工作全过程,重点围绕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健全制度体系,优化体制机制,开展流程再造,做好基础管理,推进一体化、信息化和标准化管理,全面提升管理质效。一是统筹协同、一体推进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构建以专业和学院为主体的质量文化建设机制,推动全员参与质量建设;系统梳理建设任务,本着“争先、提质、补短板”的原则,明确台账任务,推动协同改革创新。二是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创新,优化强基计划,做大做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2.0版。三是以国家一流专业为重点,推进专业、课程、教材、教学模式集成为一体的专业集成化建设。
  ——精准服务。本科教育行政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师生为本,落实好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提升服务精准度,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强院兴校”行动,优化教学管理服务,增强面向一线服务需求的回应性。二是聚焦本科教育培养周期和关联事项,开展综合性“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提升师生办事便利度。三是优化服务机制设计,建立健全敏锐的服务需求感知、服务决策、服务提供、服务评价、服务反馈、服务预期管理等机制,完善服务闭环管理,推进服务持续精准改进。
  ——精到保障。围绕高质量人才培养,增加资源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资源精准到位保障。一是强化“五支队伍”建设,围绕师资力量支撑,加强专业教师队伍、教育管理队伍、教学督导队伍、教育拓展队伍、教育研究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本科教育教学队伍。二是强化教育新基建建设。促进教学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促进互联网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规划建设满足一流人才培养需要的信息化、智能型、超前性教育教学软硬件条件。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必须精耕细作,奋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让我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作出新的山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