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工学周报》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

机器人创新创业成功路

2022-03-10     浏览(155)     (0)

马也校友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专业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得多项优异成绩。他现为杭州它人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部负责人、副总经理,致力于智能服务机器人及相关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他分享了自己与机器人的故事,包括从兴趣开始,逐步提升能力,最终创业成立公司。他还提到理工科学生不应忽视人文素养的提升。



嘉宾简介:马也,2007年就读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在校期间曾参加“飞思卡尔智能车”、校“五四杯”、“启航杯”等多项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得过优异成绩。现为杭州它人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部负责人、副总经理。研究方向是移动机器人技术、低速无人驾驶技术并已获得十多项专利与二十多项软件著作权。

 

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也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无论是在制造环境下应用的工业机器人,还是在非制造环境下应用的服务机器人,其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对于打造中国制造新优势,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夏天,我和几个朋友合伙创立了它人机器人公司,我担任技术负责人、副总经理。恩格斯说过:“机械是手臂的延长”,“它人机器人”这个名字来源于“(机器人)它像人”。现在,它人机器人(iTR)发展成为以低速无人驾驶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智能服务机器人及相关技术产品的自主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全球首批将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在商用清洁领域的机器人企业之一。公司清洁类机器人获得市场广泛认可,行销海内外。

我们之所以能在机器人领域成为佼佼者,离不开我们的信念支撑,“我们要成为商用清洁领域的领跑者”。“成为时代先锋”,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因为无论是个人的成长还是公司的发展,都需要这种时代担当。当然,能担当的前提是我们要有相匹配的能力,能力的提升除了我们的努力还离不开我们的兴趣。

而我和机器人的故事也正是从兴趣开始,逐步提升能力,最后创业成立公司,今天,把我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

第一次接触机器人是在高二的计算机课上,老师给我们放了日本阿西莫机器人的视频,让我对机器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考前几个月,班主任向我推荐了哈工程。高考成绩出来之后,我在班级门口遇到了哈工程的招生办老师,经过几分钟的咨询了解了哈工程光荣的历史和专业设置,于是就报考了自动化专业。

在哈工程的四年,除了上课时间以外,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的创新实验室。大一的时候自动化学院成立了单片机协会,由04、05级的学长牵头组织,招收当时大一大二(06、07级)的学生参加协会学习单片机编程和电路设计。不久之后,自动化学院组织了一场单片机电路板设计比赛,我以大一新生的身份“侥幸的”拿了冠军,这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坚信自己可以在科技创新这条道路上走下去。

大一下学期开始,我先后参加了很多届五四杯、启航杯、以及两届“飞思卡尔”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拿到过启航杯的特等奖、五四杯的一二三等奖、以及飞思卡尔摄像头组东北赛区的第二名。在学校期间,我已经比较熟练的掌握了单片机、电机驱动电路、常用数字电路以及一些常用传感器的设计及使用方法。大四那年找工作,有一家企业的面试现场竞争很激烈,来自哈尔滨各个高校的上百名学生投递了简历,我当时曾经在最后一轮面试的时候,从兜里掏出来一块自己设计的PCB电路板淘汰了一同进屋的三个其他院校的硕士。

大四找工作期间,恰好位于杭州的浙大中控研究院来咱们学校洽谈项目,而我则凭借着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直接被中控集团下属的机器人公司录用,完成了入学时的目标——进入机器人行业。

整理背包来到了杭州,第一份工作在浙大中控下属的国自机器人担任研发工程师,负责嵌入式电路板的设计。在学校实验室已经掌握的技术在工作的头两年帮了我大忙。基础打好了、实践经验又足,所以在工作岗位上我的表现并不弱于985高校毕业的同事。在国自机器人的四年里,我先后参与了浙江省首台高压输电隧道巡检机器人、首台变电站操作机器人、首台电机生产线搬运机器人以及全国首台轮胎生产线搬运机器人的开发和设计。

2014年底,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了全国创新创业的一轮热潮。借着国家有利政策的东风,我决心创业。

创业之初,国内家用扫地机器人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但当时的家用扫地机器人无法清洁100平米以上的大面积场景,无法在商场、车站、机场等大面积场所使用。而商用机器人领域当时在全球几乎都是空白。于是我们选择了商用清洁领域作为公司的发展方向。美国第一台能够清洁数千平方米的商用清洁机器人诞生于2011年前后,欧洲(瑞士)的第一台诞生于2014年,而我们的第一台可以应用于商业环境的、覆盖面积几千平米的机器人则诞生于2015年底,仅仅比欧美晚了1年左右时间。

创业之初,内心的压力非常大,在公司第一台机器人研发出来之前,我有几个月没有任何收入,最终还是靠家人的支持才让我坚持下来。2016年初,一家自动化领域著名的上市公司成为了我们的股东,从此公司的发展走上快车道。我们申报了国内第一个无人驾驶洗地机器人的发明专利,并且以每年1-3个新型号产品的退出不断进行推陈出新、扩展公司的产品线。截止到2022年初,我们已经拥有了十多项专利和二十多项软件著作权。产品销售到了中国大陆以外的近十个国家。在清洁机器人领域,它人机器人成为了具有竞争力的知名企业。

创业七年,有过许多高光时刻,同时也经历过许多困难。“所有杀不死我的终将让我更强大”,面对压力面对困难时,我始终保持着思想的坚韧和行动的勤奋,这是我们哈军工精神的传承和体现。公司所有的成果、荣誉都不可能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我们优秀、稳定的团队在多年的合作当中砥砺奋进、不断向前。在学校期间我曾经和多个不同专业、不同院系的同学跨班级组队参加比赛,这让我很早就清楚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家公司有条不紊的健康运转,离不开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学科专业的同事们的通力合作。有道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而优秀的团队所向披靡。

咱们学校的同学以理工科居多,但学校的经管、人文专业的老师们也非常厉害。我建议理工科的同学在校期间不仅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多参加一些科技创业活动,同时也不要忘了人文素养的提升,多听听经管人文的选修课。在校期间我曾选修了经管学院所有的公共选修课: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学、证券投资学等,这为我多年后走上公司管理岗位打下了理论基础。在学校期间多学一点是一点,你永远无法知晓哪一块的知识在十几年后会用得上。非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我也希望大家有空多听听理工科院系的选修课,毕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并将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制造强国。

作为猫协编外人员,也祝学校的流浪猫们“猫德丰沛、爱在工程”。

(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友会)